“阿娘,阿葭自幼便知,自己身为镇国公府独女,自出生起便担负着顾氏家族荣辱兴衰,不能肆意妄为择选良偶,更以此为戒,不敢僭越一步,可,阿葭也是名普通女子,偶尔夜深人静时,也会想,将来自己的良人是何模样,婚后,是否能与阿葭举案齐眉,白首不离,可,天不从人愿,在阿葭得知,即将与太子联姻后,便百般惶恐,一则,阿葭嫁入皇家固然能重振顾氏门楣,可将来,太子身边妃嫔环伺,阿葭心无城府,恐怕难以应付,二则,太子性情不定,阿葭愚笨,若惹太子不快,或许会祸及整个镇国公府,故,阿葭思虑再三,纵然阿葭百般不愿阿娘心伤,亦不能答应此桩婚事。”
她说完,双膝一曲,跪在地上,望着丁芷兰,眸底已闪现泪花:“除却太子,阿葭婚事全由阿娘阿耶做主,阿葭绝不推脱。”
丁芷兰心中那根松了的弦倏然紧绷,她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放肆!枉你饱读诗书,岂能不知,与皇家联姻岂是说退就退的?且不说太子如何,便是你皇阿舅也不能容忍顾氏悔婚,损了皇家颜面,到时,顾氏满门获罪,第一个饶不了的便是你。”
顾蒹葭闻言,心中仅存的期盼破灭,跌坐在地上,眼泪如同决堤般蜂拥而出,止也止不住。
她早该知晓,阿娘看似对她疼爱,可亦事事以家族为重,对阿娘而言,那点薄弱母女亲情,只止步与生活琐事之上。
丁芷兰看着阿葭哭的伤心,多年来她无所出,被顾氏族人排挤的心酸一下子涌入心头,鼻头发酸。忙要将自己疼爱的阿葭扶起,语气不觉软了几分。
“阿葭,你与太子自幼一起长大,太子对你的疼爱,阿娘看在眼里,如今,他身边只有一名陈良娣,性情温和,又好相处。待你嫁过去,若不触怒太子,太子会对你好的。”
阿葭却是挣脱她相扶的手,依旧跪在地上,挺起胸腹,直视着她,眸底似是绞着一股狠劲。
“阿娘,若太子为了阿葭嫁给他,便下毒毒害阿葭,阿娘也要阿葭嫁给太子吗?”
丁芷兰钉在原地,紧盯着她,眸色是罕见的厉色:“什么?”
顾蒹葭嘴唇动了动,一股脑的将从并州回洛阳一路所闻,据实托盘而出。
丁芷兰大吃一惊,神色不复严厉,却带着焦灼,在屋中来回渡步。
须臾,她快步至门外,喝了一声:“将李嬷嬷拖出去乱棍打死。”
顾蒹葭骇住,一双眼眸睁的滚圆,不可置信的看着丁芷兰,忙朝外要去擒拿李嬷嬷的侍卫,厉喊:“谁也不许动。”
顾蒹葭说完,睁着泪眼,看向丁芷兰,又道:“阿娘,您这是何意?是要替太子掩盖毒害女儿的事吗?”
她脸上泪珠簌簌而落,望着自己,神色里满是失望,眸底那最后的希翼之色轰然消散无踪。
丁芷兰心中如同坍塌了一块,窒闷的疼,她忙要扶起阿葭,却被她闪身避过了。
丁芷兰双手落空,眼见自己疼爱的女儿避她如同蛇蝎,胸中遏制不住怒意翻腾,冷冷一笑,收了手。
“阿葭,阿娘是为你好,若此事当真是太子所做,传到了你皇舅耳中,顶多治太子个失德之罪,而你,却要被治个魅惑太子,另其失贤德的罪名,到时,你皇舅定不能容你这个让太子德行不端也要得到的女子与世。所以,此次,就算太子害你至深,这婚,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了。”
“阿葭,你自幼聪慧,如今,你好好想想阿娘的话,是对是错。”
丁芷兰居高临下的看着跌坐在腿上的阿葭,似是再也不想看她一眼,拂袖离去,临出房门,朝门外站的丫鬟仆妇,寒声吩咐。
“郡主抱恙在身,需静养几日,谁也不许过来打扰,听到了么?”
巧儿连同丫鬟一并应声。
待丁芷兰走后,顾蒹葭再也忍不住,趴在地上,捂着脸痛哭出声。
虽她心里早已猜测,阿娘得知真相后,会执意让自己嫁给太子,可当阿娘无情说出时,她还是忍不住心伤,再者,还要连累李嬷嬷丢掉性命
她想到这,霍然起身,忙擦了把泪,疾步朝门外去。
就在这时,巧儿快步进屋,阻住了她去路,似是知她所想般,低语:“郡主,李嬷嬷还在。”
顾蒹葭惊骇:“什么?”
“就在您刚进镇国公府时,小郡王命手下将士将李嬷嬷送走了。”
顾蒹葭闻言,心中痛意稍减,纵然她抵抗这门亲事无果,可她亦不想连累李嬷嬷丧命。
可若是李景喻将李嬷嬷安置起来,恐怕阿娘一时半刻,找不到李嬷嬷,李嬷嬷也不会丧命。
她想到这,脑中骤然响起李景喻莫名其妙的说那句:“阿葭,一切有我。”时的笃定,莫非,他已知晓太子毒害自己的事?
她心口嘟嘟直跳,不知怎的,竟无比期盼,或许,或许那个屡次轻薄自己的李景喻会救她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