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净揭开盖篮子的蓝白布道:“听说小弟弟也要开蒙了,这是之前明皓用过的《三字经》、《百家姓》还有《千字文》。还有一套给蒙童用的笔墨纸砚,三奶奶莫嫌弃。”
上门求人办事,自然不好空手。这些东西里正的小孙子正好用得上,又不用单花费银钱,还挺拿得出手。
三奶奶乐呵呵道:“哪能嫌弃呢?正要沾沾读书种子的书卷气呢。我听说你们爹好些了?”
明净知道又是听大伯母说的,正好见到里正从里屋出来了便朝三奶奶笑笑,然后唤道:“三爷爷好!”
里正拿着个旱烟杆坐下来,“你们特地来找我什么事?”
明净感慨道:“是啊,要不怎么说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呢。不过还好,明皓倒是个读书的好苗子。爹爹看到他也每每感到很欣慰呢。”
汪大叔也是人精,几句对话就心头门清了。他问道:“你们这是去……”
明净苦笑,“我们的房子都卖出去了,当然是要急着搬家了。”大伯的主意打得可真好,占了二房的房子给三儿子当新房。以后还要把二房的房子作为他的遗产留给两个小儿子。
都是便宜爹惯出来的啊!当年送他读书的是爷爷,又不是大伯。哪有他欠大伯的说法?就算是当年只送了爹读书,但那也是因为大伯先读不进去,又不是爹抢了大伯的机会。自己名下十二亩良田就那么拱手相让,还有这些年被大房拿走不少东西,人家的胃口是被惯出来的啊。
大堂哥、二堂哥成亲大伯母都上门来哭过穷,两次硬是借走十两银子做聘礼,却没见还的动静。没有借据这些也只好算了,但房子一定得讨回来。
一路说着闲话,半个时辰的路程很快就到了。明净掏出二十个铜板递给汪大叔。这是专为她们姐弟走的一趟,算是包车。这个时辰,村里人都是去城里没有返回的。
“汪大叔,我们一会儿还回去。要不你回城的时候等我们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