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是产粮区,此前多年兵乱多有损毁,不过近两年落到顺军手里又在当地大顺官员的治理下稍稍恢复。这些老农业区有底子厚基础扎实,只要能占为己有,并不愁搜括不到足够的钱粮。因此,赵营在占领区的动员效率及后勤供应都有保障。
湖广提领衙门主责在湖广,涉足河南只是权宜之计。承宣知政院大知政昌则玉向赵当世请示,等河南部分地区稳定,将新设立河南提领衙门统筹当地事务,赵当世批准了。至于河南提领衙门主事的大提领人选,昌则玉看中了原洛阳府通判郦元仲,他自赵营抢出德昌王朱由崧的行动中被邓龙野当作挡箭牌一同挟持出城,而后辗转被安排到了范河城。他熟知政务,又长期在河南任职,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是合适的人选。
此外,随军来到河南的还有外宣内扬使司宣扬使穆公淳与统权使司统权使偃立成及司内其他官吏。《当世恒言》对凝聚力与公信力的正面作用显而易见,赵营在湖广试点成功,汲取了大量的经验,如今趁热打铁,将之扩散到河南,对安抚当地军民、招募新兵甚至提升各方面工作的效率都有无形地助益。早前,顺军针对李自成与大顺的一系列宣传做法简单且直接,在穆公淳等人看来几乎与小孩过家家酒无异,既无核心理念亦无说服力,可仍然在河南收效甚著。可以想见,当成体系且已经有着大量群众基础的《当世恒言》在河南开枝散叶,将取得怎样的效果。
本职工作之余,赵当世特地指派穆公淳与偃立成还需担任侯大贵的临时军师。侯大贵即便改造反思了大半年,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依然有出昏招做错事的隐患。现在的他是赵营方面战区的第一统帅,每走一步就得考虑周全,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远非当前的赵营能够承受。穆公淳善出奇、偃立成持重,一邪一正辅佐侯大贵阴阳相济。侯大贵在统权点检院与这两人朝夕相处了很久,互相熟悉,也不担心有什么磨合问题。
其三,派人与黄得功联系以便安排接下来的行动。
赵营对河南发动全面攻势,表面上侯大贵、郭如克、黄得功分别行动,等级相同,但如此大的战场,倘若各有主张、各行其是,势必难以同心共济全力以赴,故而必须指定一个最高统帅掌控全局。这个人不可能是半个外人黄得功,侯大贵与郭如克之间,赵当世最后选择的是侯大贵。在赵营中论战绩,侯大贵自是比不过徐珲、郭如克,甚至连王来兴、韩衮、覃进孝等人也比不过,然而无论赵营内外,掰着手指盘点赵营人物,要说赵当世以下第一人,必然众口一词道出的是侯大贵的名号,这便是威望所在。侯大贵哪怕干啥啥不行,且有着不少前科,却照样镇得住场面,这便是寻常人难及的本事与能力。
综合考虑,赵当世虽没有正式下令让黄得功与郭如克都听命于侯大贵,但私底下打过招呼,一切以侯大贵为主。郭、黄拿捏得准轻重,并无异议。
一旦侯大贵军从裕州开拔,接下来就有两个选择。选择一,会合郭如克打通汝州通道;选择二,
向东转进配合黄得功夹击汝宁府。若选前者,如果顺利,可提前将河南主干交通控扼,占据绝对的主动权,但风险是万一汝宁府黄得功不利,自己就不免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若选后者,如果顺利,可有较大把握将汝宁府吞下,解决后顾之忧,然后聚齐黄得功、广文禄等各部兵马,与郭如克倾力攻打汝州,但这样一来汝州的顺军有可能趁着汝宁府战事的空隙作出调整,乃至陕西方面兴许都会有顺军出关支援。简而言之,一个急一个缓,各有利弊,就看侯大贵怎么取舍。
身处高位,侯大贵不由得不小心谨慎,难得一见征求了穆公淳与偃立成的意见,可是他俩意见不统一,穆公淳选择先打汝州,偃立成选择先打汝宁府。侯大贵哭笑不得,最后决定暂时观望,视汝宁府方向的具体情况而定。赵营攻略汝宁府的统帅是黄得功,他对局势的判断最为可靠,侯大贵决定在裕州停留的这几日内就将接下来的动向定了。
谁知汝宁府黄得功尚未回信,从汝州传来的消息却先令他吃了一惊——郭如克没等他会合,先率军对汝州顺军发起了进攻。
“这郭虎头烂屁股坐不住,给老子瞎打什么!”侯大贵勃然大怒,他很清楚汝州顺军与郭如克军的兵力对比,故而之前就再三警告郭如克,千万不要手痒贸然出战,一定要等他到了再说。前脚话刚放出去,后脚郭如克就出兵了,他怎能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