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如意、赵氏如意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常零落,问君此去几时还,归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却是别离多。

“我草字如意,如是的如,心意的意,许兄莫要记得差了。”

“嗯?”

浓重的笔墨以清峻飞扬的行书落于纸面,就在许年即将落款之时,此前自称为赵毅的年轻公子忽然出言道,许年停笔抬头看向赵公子,心下虽然有些奇怪其为什么要特别说明其字为何,但并没多闻,只是点了点头后轻轻匀墨与笔端以雍容古拙的张迁碑隶书意写下了落款:

与赵君如意别与青龙关,雍熙四年正月初一许年书。

自此这一篇改自前生脍炙人口诗词的长短句骊歌出现在了双月之下,依旧是荧光彩彩、熠熠生辉,持续了十余息才散去。

再看向少年赵公子,其口中喃喃有语似乎是在沉醉与这被骊歌所激发出的离情别意之中,其眼中隐隐有闪光也似乎是因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感伤。

“公子,时间不早了,商队的人都在等着。”

此刻,年轻公子身后的护卫因为职责所在,可不管什么许年所做诗词歌赋是佳作还是陋作,只是愤愤的看着将自家公子给惹得流泪伤心的许年,其中一个护卫还重重出声提醒着商队还有行程。

“阿大,就你话多!”

年轻的赵公子抬手轻轻抹了抹眼角,便向后呵斥,但随即便又向许年抱拳,“许兄,与你从易安原一路走来,本以为是萍水相逢,却不曾想是得一知己我赵如意却能有这一首长短句也算是得天之幸,今次远赴草原也算是无憾了!只是可惜唉,不提也罢,许兄,若是有缘再见罢了,应是无缘了吧,有这首长短句我已然所得甚多,再论其他当是苛求了”

不知怎的,年轻的赵公子此刻心神激荡的有些语无伦次,忽的其向前一步在所有人没来及反应的情况下,从怀中掏出一块羊脂白玉塞到许年手中,“许兄,大宋立国之时曾有名臣郑仲与名将管书起于微末时互赠诗文之雅事,今日今时,我赵如意诗才不及许兄,仅以此玉相换,聊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