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堂终选正式学子十人”
“文韬阁”
按照会试中书案的排列顺序,六位讲郎,由天工馆开始直到最后的陶朱台,一一宣读了所录取名额,在这长长的名单中许年还听到了舟小渔和赫连十九的名字,他们二人皆是入选了讲武堂,依照蛮族少年的最初的想法,这一结果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宣读还在继续,名额越来越少,气氛也越来越紧张,直到最后许年都未听见自己的,想来自己当是七名紫竹掣签的学子之一,果然下一刻就传来陈讲郎清晰的宣读声:
“紫竹掣签七人,
幽州青龙城许年!荆州延平府赵德昭!
雍州西凤城桑闲闲!梁州承平郡赵德秀!
雍州西凤城桑奕奕!青州齐郡陈元嘉!
冀州中山郡李长吉!以上七人上前来!”
果然如此,看来虽然陶朱台金教谕不喜欢自己,但其他五系教谕还是关注自己的。许年闻声出列走向前去,于此同时方阵中还有六人在少年们注视的目光中走到队伍前方。
七人依言站定,两名少女容貌生的一模一样却气质迥异,一个是玲珑温婉,清丽无俦一个是钟灵毓秀,娇俏可人,桑家姐妹格外吸引少年们的目光。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前的五个少年皆是一表人才,尤其是延平王府和承平王府的两个王室子弟,品行暂且不谈,这传承自皇家优秀基因的两人都是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另外的陈元嘉和李长吉也是地方世家子,气度容颜同样不凡,细细比较看来,姿容上倒是许年有些平平无奇,只是在榜首光环的加持下于其他几人也不遑多让。
场中无论是进学有名还是落选元一的少年此刻都未离去,自己虽不能有教谕争抢紫竹掣签的荣耀,但在场见证也是难得的体验。就在队列中诸人在心下给几人品头论足的同时,有讲郎拿出了一只紫竹签筒,筒中有竹签十余只支。
“掣签者七人,筒内竹签合计十四支,其中书院六系每系两支,空白签两支。
每人选两签,若为同系则入此系若不同则掣签者二选一空白签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