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毕——演武!”
来自讲郎的一声大喊后,校场中的犀皮大鼓随之响起,兵器拳脚测试已然开始。
二百少年共同施展招式演武,持剑者寒光飒飒、长刀者霸气森然、展示拳脚者虎虎生风……
校场中以用剑者为最多,用刀者次之,赤手空拳者再次,这三者占到总数的五分之四,当然钩枪斧钺锤爪等这些冷门兵器也是有的,林林总总不过才五十之数。
自演武开始后,入试新人们各自施展拿手武艺,或刀或剑,一时间呼喝声、兵刃穿空声不绝于耳。
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拳脚兵刃的演武也是如此,在旁观村民看来,那少年们挥剑横刀时的刀光剑影甚是精彩。
而台上作为评判的讲郎和教习则不然,他们看的是新人们真灵至出那剑芒刀罡是迸射隐现还是稳定保持,是离体而出还是只能附着刃上;他们看的是新人们兵刃拳脚挥舞间的天地元气是有条有理还是杂乱不堪,是心随意动还是信马由缰。说是考较的武术招式,其实说白了,归根结底还是考较的诸位新人对于体内真灵和天地元气的运用。
六百息时间内演武完毕,对于场中少年们是一种考验,但六百息时间内评分完毕,对于台上的九名评分讲郎更是一种考验。
二百学子,停留在每个人的身上不过是三息时间,在这三息中做出准确评分需要的是对真灵元气精准的感知、超卓的眼力和胆大心细又缜密准确的心思。因此这九名讲郎在书院中皆是讲郎中的骨干佼佼者,有的经义神通之数纯熟无比,仅差独有且可转化的成果这一步就能晋升为第十九位讲郎。
此刻,
高台上,讲郎选才;鼓声中,少年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