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良卷业已悉数批阅完毕,其中有文采斐然的被画上一个圈升入优等,也有辞藻华丽却内容空洞的被点出一个尖写上了一个黜落的标记。
兜帽滑落,黑衣黑袍的女教习踱步来到窗前,任那金色的阳光暖洋洋的洒落在素净秀美的面庞上,极目远眺好像能穿过树木山石望到那正在进行武试的热闹大校场上。
不知道今次是哪家的少年在武试时突破了境界。
似是也察觉到了刚才许年破境时天地元气的波动,女教习素手拢在袍袖负于身后静静的站在窗前,就这般许久之后在心中默默道了一声,随后复又返回到了案几之后。
案几右侧只剩下两寸余厚的试卷,约莫有二百份的样子,这些都是一等优卷。左手持袖黑袍中伸出皓腕素手轻轻拂过,那试卷上沉寂的辞章灵气瞬间被激发——红光盈盈、玉色柔柔、清光蒙蒙……
放眼看去,灵气氤氲飘荡中,有沉稳大气也有活泼雀跃,红光似慷慨豪侠,玉色如婉约闺秀,清光若意气少年……这些都是资质绝佳的少年新人所作,但是学院每年最多招收八十新人,这些少年人中注定有一半以上无法进入元一书院。
微微叹气后,女教习翻开了第一篇文章,接下来就是在纠结中优中选优的批阅了。
时光荏苒,听松书斋中的阅卷在继续,九秦山下大校场上的武试在第一场结束后经过一炷香时间的歇息第二场也即将开始。
元一书院武试第二项,负重长跑:即披上五十斤重的包铁背心,自大校场出发绕元一村两圈,总长度大约二十公里,以半个时辰记五分为限,每提前六十息加十之一分,超出半个时辰记零分。和刚才的击力测试一样这同样考较的是基础素质。
许年耳中听着作为裁判的中年讲郎高声宣读测试规则,心中也在急速的思考着。
刚才的击力测试中,由于自己陷于破境升阶的玄妙之意中而误了出拳一刻,最终虽然威力惊人但还是被判了零分,这已经落后于别人许多,第二项武试自己万万不能在出纰漏。
一个时辰相当于许年前生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小时,用一小时的时间负重五十公斤长跑二十公里,这放在前生即便是对以坚忍著称的华夏军人来说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在此刻,让一群平均年龄十六岁的少年去达成这个目标,这个最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