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关的文武科考,文试主要内容为诗、词、文、赋和杂科五项,前四项考较的是少年们的文法经义功夫;第四项杂科是为琴棋书画四艺选一,杂科考较的是心性修养与天赋慧根。武试主要内容为射、御、骑、兵器、拳脚五项,考较的是身体素质和天赋神书的融会贯通与实战运用。
这文武科考中共计十项内容,每一项评分为十,总分合计一百之数。一般而言,只要两项过了六十分即可通过,这和许年前生大学中六十分万岁的口号很是相似,和前生不同的是这里的六十分并不好拿,也没什么人情分可言,每年招收的人数不固定,只是能达到六十分要求的并不多。
这文武考较都通过后,基本上就已经是一只脚踏入了元一书院的大门,因为接下来的第二关并不向下刷人。
第二关的学宫教习众议,其实也就是书院各学宫派出讲郎进行的多人面试。在这一环节,各学宫的讲郎根据少年们文武试的成绩和面试情况再次遴选,挑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弟子,这就和挑选学科专业相仿。
“……至于其中考较的具体细节我就不知道了。”杯中之茶已经换过三次,两人这一番长谈到了最后,卓掌柜想了想又提醒道,“我听闻小兄弟你和咱青龙关的马大将军关系不错,若是还想了解详情,就要去问问将军了,传闻马将军就是出自元一书院,想来是亲身经历过这两关三试的。”
“多谢卓掌柜为小子解惑。”听了卓掌柜的悉心解说和指点后,许年拱手谢道。
“这些都是小事一桩,只要将来小兄弟还记得老哥哥我就成。”
言罢,许年告辞出了卓氏酒楼。
此刻天色渐晚,夕阳余晖将大地染成金红一片,看来明天又是个好天气,望着热烈的天空,许年从怀中掏出马将军给他的黑铁令牌向军营方向走去。
自打下山之后自己受马将军照拂良多,临行前自己于情于理都是要去拜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