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见海兰珠

兵王传奇 我自对天笑 4602 字 9个月前

不过在走之前,陈凌还有一件事要办。

那就是去见见海兰珠。

“海兰珠应该是在科尔沁大草原。”陈凌心下暗道。但他同时也觉得,自己去见海兰珠,带着聂小倩和宋云岚并不好。

当下,他就先将聂小倩和宋云岚送回之前所住的山洞里。

“待我忙完手中事情,立刻回来接你们。”陈凌对聂小倩和宋云岚如此说道。

聂小倩和宋云岚自然点头应是。

陈凌转身便飞走了。

他自己也觉得有些荒唐,自己这红颜知己可是越来越多了。

不过转念想想,哈哈,男人生在天地之间,能有这么多的红颜知己,这也是挺不错的一件事情啊!

痛痛快快行事,那管那许多顾忌。

我是谁?我是北冥老妖!

就算将来大被同眠,那也是痛快之事,哈哈……

陈凌忽然就兴奋起来,甚至有些期盼看到海兰珠了。

海兰珠是草原上最美丽的花,而这朵花是属于他的。

两个小时后,陈凌终于来到了科尔沁大草原的上空。

随后,陈凌寻到了科尔沁部落的王帐。

他立刻飞了下去。

那王帐前有无数守卫,阵仗森严。

陈凌出现之后,守卫们立刻厉声呵斥。

陈凌也不多说,直接利用幽冥元神隐身,然后便大刺刺的进入王帐。

那些守卫们看的呆了,眼前的大活人怎么就凭空消失了。

这里的王帐是赛桑贝勒爷所在的位置,陈凌进去之后便见到了赛桑贝勒爷正在独自饮酒,好像非常苦闷一样。

陈凌心道:“自己要将海兰珠娶走,那这赛桑还算是自己的岳父了。”他随后又发现了一些什么,那就是外面的守卫很森严,似乎格外的森严。

看来这位便宜岳父似乎是遇上了大麻烦啊!

陈凌当下撤去幽冥元神,露出本体来。“贝勒爷!”

陈凌微微一笑,喊了一声。

赛桑抬头就看见了陈凌,他吓了一大跳。因为陈凌这个出场方式太诡异了。

“陈凌?是你?”赛桑惊醒过来后,不由激动的站了起来。

陈凌微微一笑,说道:“没错,贝勒爷,是我。”

赛桑大步跨到了陈凌面前,他一把抓住了陈凌的手,说道:“我可把你盼来了。”

陈凌不由微微奇怪,道:“贝勒爷盼望我来?”

赛桑略略兴奋,说道:“那可不是嘛,我已经听玉儿和兰珠说了。如今你已然就是新一代的北冥大人,神通广大。目前,只有你才能帮到我们科尔沁部落啊!”

“为什么?”崇祯皇帝脸上闪过巨大的苦涩和痛苦。他本身就已经非常彷徨,他每日战战兢兢,他怕的就是会成为亡国之君,死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陈凌和嘉央活佛的面色倒是很平静。

嘉央活佛说道:“皇上,人有气数,江山亦有气数。您不过是一人之躯,所以,您又如何能挡得住江山的更替?这并非您一人之错。所以,贫僧劝皇上不要太过自责!”

崇祯皇帝好不容易才稍稍平静了一些,他突然又问陈凌,道:“朕还有多少年?”

陈凌还未说话,崇祯皇帝马上道:“算了,不要告诉朕。”

陈凌本也就没打算告诉他,再则,地狱之门的历史与大千世界的历史已经产生了不同。所以,这个事情陈凌也没办法说的准确。

崇祯皇帝随后问陈凌,道:“那么是何人亡朕之国?”

陈凌道:“我若说与皇上您听了,皇上您肯定要马上去杀了此人。但因果已定,气数已尽,您也杀不了他,反而会加速因果的进程。所以,我不说为妙。”

“是不是闯贼?”崇祯皇帝血红着双眼问道。

陈凌微微一叹,却不回答。

崇祯皇帝道:“朕自从登基以来,除阉党,平天下,改税赋,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就连江南织造,朕也废除了,朕的皇后和朕一样,朴素穿衣吃饭。朕自问就算是历来明君圣君,也做不到朕这个程度。奈何,如今天道不明,天灾连连,河北河南大灾,川蜀战乱,这些都是朕的错吗?朕已经在想办法补救,减免税赋,但这些刁民却还是要乱?他们何曾体谅过朕的用苦良心?”

崇祯皇帝气愤到了极点,说到伤心处,连眼眶都红了。

“朕没有错,是这天道,天道昏庸,才使朕失这天下。”崇祯皇帝随后说道。

陈凌淡漠不语。

随后,陈凌才说道:“万事有因才有果,皇上你说你没有错,这一点我不能认同。也许,你最大的错就是觉得,你没有错。”

嘉央活佛眼睛亮了一下,他看向陈凌,但却并不言语。

崇祯皇帝不由恼火的道:“好,先生你说,朕到底有什么错?”

陈凌说道:“我不说你的过错,我只与你谈论在大千世界里,历史中的崇祯皇帝,如何?”

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好!”

陈凌说道:“在我们的历史中,崇祯皇帝是史料中研究最多的皇帝。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大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因为他兢兢业业,就算是之后他的敌人都追封他为忠烈皇帝。”

崇祯皇帝听的很认真。

陈凌继续说道:“后世数百年以来,有一群人叫做历史学家。他们专门研究历史,也专门研究了崇祯皇帝的亡国之路。后来,历史学家们就发现了一件非常古怪的事情。第一,亡国之后,在京城的士大夫们厚颜无耻,纷纷投降敌国,毫无气节。他们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对故去皇帝的留恋。但是,反而当时在江南一带,亡国之后,许多士大夫,士子们激愤难平,誓死不从,很多人因此而自杀了。为什么反而是京城的士大夫对皇帝一点都不忠诚呢?这是不是代表皇帝的统治也有问题呢?”

“第二点,崇祯皇帝直到死也未迁都南京,他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迁都南京,为什么不迁都呢?”

“第三点,金人与闯贼李自成都跟崇祯皇帝提出过要议和,但是,当时如此风雨飘摇,可崇祯皇帝始终都没有去议和?这是为什么呢?他完全可以先跟金人议和,然后先对付内贼啊?”

“第四点,至始至终,没有调吴三桂回防。”

陈凌说完之后,面前的崇祯皇帝脸色很是难看。

他看向陈凌,道:“那么,你们的历史学家们后来得到了结论吗?”

陈凌点点头,说道:“是有一些结论,但未必准确。这一点,我们要从崇祯皇帝的性格上来分析,我也希望能对皇上您有些帮助。”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历史上,崇祯皇帝死前曾经说过几句话,第一句是文臣误我,第二句是文臣皆是该杀!第三句是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是亡国之臣!这三句话,其实倒也能对应您的性格,也就是,至始至终,您不觉得自己有错,您觉得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在他人身上。”

崇祯皇帝脸色更加难看了,但他没有说话。

陈凌便继续说道:“历史学家们发现,崇祯皇帝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非常恶劣,在明朝的历史上,一共杀了四个大学士,而崇祯皇帝一人就杀了两个。另外,崇祯皇帝是不担责任的,他的每一项政令发出,差不多都是由大臣建议。然后政令若是效果好,那么这个功劳就是他本人的。若是出了差错,那么崇祯皇帝必要杀人。在历史上,崇祯皇帝曾经六下罪己诏,但每次罪己诏之后不久,崇祯皇帝就会杀人,找借口杀人。所以,长此以往,崇祯皇帝与大臣的关系就越来越差了。大家根本不会去提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

“兵部尚书陈新甲本来是按照皇帝的意思与金人议和,谁知道议和的消息最后传出,满朝大哗。后来,陈新甲被崇祯皇帝所杀。”

陈凌说道:“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换大学士五十人,兵部尚书换了十四人,杀死兵部尚书五人,杀死巡抚十一人。这样一个滥杀大臣的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能好吗?然而,崇祯皇帝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他真的没有错吗?”

陈凌面前的崇祯皇帝,他的脸色本来很是难看,但这时候却是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