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缜与这些官员并不相熟,所以只是冲他们点了点头,又拱了下手,这便与他们擦身而过,来到了宫门之前。
此时等在那儿的几名太监也早盯上了这物件,他们一个个也都露出了好奇之色,在心里猜测着这到底会是什么。
陆缜走到他们跟前,先行了一礼,这才说道:“几位公公,这便是下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陆缜为陛下大寿所进的寿礼了,还望几位公公辛苦一下,将它送去陛下跟前。”
“成,你放下吧!”一名领头的太监当即一点头,又把手一摆,示意旁边之人上前接过这贺礼。
陆缜见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心下便是一动。这宫里可几乎都是王振的人,若是让他们在边上做个什么手脚,自己辛苦这一场可就全白忙活了。
幸好,他早有准备,在看着四名小太监吃力地接过沙盘的同时,口中又道:“对了,还有一事下官忘了说起,陛下之前已经知道下官会将此物献上,而且说不定他还会召下官前去应对,故而还烦请几位公公能早些送进去,我便在此稍等片刻。”
“嗯?”几个太监互相打了下眼色,面上顿现意外之色。
正如陆缜所担心的那样,他们刚才其实是打了把东西随便一丢的心思,反正此人和王公公有仇隙,自己这算是帮老祖宗出口子恶气了。
可是,要是真其所说的那样,天子居然已在宫里等着收下这礼物了,那可就不能再乱来了。
要是换了旁人说这话,他们还未必肯信。可是这个陆缜,虽然只是个五品小官,却深得几名朝中重臣的重视,说不定他们真早早就把消息带到陛下那儿了。所以为防万一,几个太监虽然不愿,却还是答应一声,扛起那百十斤重的沙盘就往九重宫阙之内行去。
这一路上,几名太监也对自己所扛之物大起好奇之心。只是宫里规矩森严,既然是臣下进献给陛下的贺礼,在有红布遮盖的情况下,他们还真不敢偷偷掀开了看个究竟。因为要是事情泄露出去,他们必然会被定个大不敬的罪名。
好容易间,几人才终于扛着沙盘来到了如今天子正在朝见几名重臣的武英殿前。在外头稍作等候,听到他们的说话略告一段落后,一名宦官才小心翼翼地上前,来到门口处小意地冲里边禀报道:“禀奏陛下,现有兵部职方司员外郎陆缜的一份贺礼送入宫来,陛下可欲一观么?”
八月初四日,正是天子圣诞,万寿节。
话说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算得上是最最勤劳肯干的一任皇帝了。无论大事小情,他都要过问,而且全年无休,就算是过年或是自己的生日,也照样上朝和批阅奏疏,可谓是把勤政这一形容词做到了极致。
而作为工作狂中登峰造极的人物,老朱不但自己勤政,还早早就定下了规矩,让自己的子孙们也跟自己一样勤于政事。只可惜,他活着的时候或许还能掌控一切,可一旦驾崩,他的那些子孙就不可能真正按照他的意料来了,唯一的例外,或许只剩下那强迫症一样的取名方式了。
后代子孙最快破掉的,就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几乎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从一开始把大量的工作移交给下属臣僚来办,比如设立内阁和司礼监,到后来连早朝都开始变着法儿的不参加,而这一点等到了万历年间更是发展到了另一个极端,天子竟三十年不上早朝,甚至不见外官。或许这又是一种平衡吧……
当然,当皇位传到如今的天子正统皇帝朱祁镇这儿时,他还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绝。对于那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功用的早朝,他可不敢随意停歇,也只有在过年后到元宵节的那段日子,以及自己或太后的生辰当日,才会借机歇息上一天。
而今天,正是他的生辰,所以早朝倒是可以免了。只不过,对于群臣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今日就不必进宫。事实上,那些朝中重臣还是得去面见天子,只是并非为了商议什么政事,而是向天子贺寿——虽然他才不过二十挂零的年纪,说寿字还早了一些。
一般来说,臣子向天子贺寿也不用准备太好的贺礼。毕竟大明朝官员的俸禄并不高,若是作臣子的拿出远超过自己收入的礼物来,反倒会让言官们找到攻讦的理由。但是,你也总不能空了手,只跟皇帝道一声生日快乐吧,所以这时候,大家就得想出各种法子和招数来了。
其实这对一些文官来说倒也不是太难办,他们中有文采出众的,便可写上一篇吹捧奉承,花团锦簇的文章来作为贺礼;也可以写幅字或画幅画来表示自己对天子的景仰之意。只是唯一的缺点就在于,每一年里做着相同之事的朝臣实在太多,不是拥有远超同僚水准的诗文书画恐怕是很难出彩叫人记住的。
而宫里的那些宦官们,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也会相当不屑地将这一筐筐没什么用的诗文书画给抬进去。至于它们的最终下场,不是被堆积到某个库房的角落里,就是被一把火给烧了。
今日一早,当那些宦官们照着旧例在宫门前等候接收礼物时,他们的心思和往年也没有什么区别,只等着那些无用之物经由自己抬进宫去。
事情的发展似乎也和他们所料想的没有什么差别,一些品级不够的官员无法入宫,就只能将自己用红绸包好了的一卷卷书文送到了众宦官的手上,然后只在宫门前磕上几个头,叫几声万岁什么的,也就回去了。
但就在大家都觉着不会有什么变化时,意外却真个发生了。
巳时过半时,当一群文官相携着正欲离开,一辆看着颇为宽大的马车就缓缓地行驶到了离宫门不远的所在。
见此,众人只道是哪位朝中老臣也要前来贺寿呢,所以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向那边张望,等着与这位老大人见个面,寒暄几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