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铁刀案

冥河传承 水平面 1131 字 8个月前

“来人,秘密调集周边十五个州府衙门的案件记录,派我六扇门的精英文书,仔细查找,有多少孩童失踪案件以及类似的灭门惨案!”杨盘吩咐道。

“是!”一名金章捕快领命而去。

“来人啊,立即飞鸽传书给聂亓,让他立即进宫秘密禀报圣上,请来特旨以及尚方宝剑,予本官先斩后奏之权。”杨盘又下了一道命令。

又一名金章捕快亲自去办了。

“来人啊,命冯征调集金章二十五名,银章一百五十名,率领他们下江南支援本官。”杨盘又下达了一个命令。

“李捕头,你知情不报,延误案情,先记罪不罚,许你将功折罪。本官组建六扇门,旨在造福百姓,为百姓申冤,为社稷请命。这等令人发指的罪恶,绝对不容它继续存在下去,本官的眼里揉不得沙子!”杨盘冷峻地说道。

杨盘一条一条的命令发出去,要不了多久,整个六扇门就会迅速动起来。

杨盘之所以从京城调人,而不是从周边府衙调人,就是害怕其中有奸细,要是没有衙门内部的消息作为掩护,这个组织怎么可能一直隐藏到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

六扇门结构庞大复杂,总体来说,是从原来衙门的刑案机构之中分离了一部分出来。

北宋衙门,冗官冗员什么的,一点儿也不稀奇。

六扇门哪怕是将各地方州、府、县衙门负责刑案公门的人员分出来一半,也不会影响到原本的衙门运转。

经过这么一番分离重组,基层人员来源之复杂,可见一斑。

就算这部分人都是经过考核的公门人才,可杨盘也不敢保证其中有没有各方势力的眼线。

宋朝的各方机械都是相互监督的,杨盘的六扇门也不例外,刑部、三法司等机构绝对会往六扇门里面掺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