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渐逝,画卷闭合。澹台跨步而出,看着远方的景色不由心旷神怡。
水流沿着重峦叠嶂的山势向远方蜿蜒流过,水势轻缓、清澈凌冽。山势虽然起伏多变,但却不甚陡峭,像是一个接一个的馒头,山头郁郁青青,除了翠嫩的青草也有着葱葱的树木。水流周围是大片的平原地形,让澹台切实感受到什么是“草长莺飞二月天”、什么叫春意盎然。澹台回身看向周围,他身处半山腰处,周围是高大的杉木、竹木,细密的枝叶铺在地上,有时会隐约露出藏在泥下的花岗岩。澹台身后是直插云霄的山峰,山峰头部被云雾笼罩,像是轻纱漫笼的美人。这山边有一条丹水从山谷之间流过,经过蜿蜒的河道,慢慢减下水势,流进澹台刚刚看到的平原。
澹台顺着山坡,提步、落踵,无声无息,倘若有雪,倒是可以见到踏雪无痕。澹台也有意观赏这周围的景色是以脚步轻缓地向西边平原走去。
“沙沙”澹台向右边竹林看去,只见一只圆圆滚滚的、带着黑眼圈的熊猫从竹林中钻出,正出神地看着澹台,嘴里咬着的竹笋也掉到了地上。“你倒真不愧是活化石,在这《山海经》中还能见到你。这个年头还没见过人呢吧。”澹台暗想着,蹲下身来,向熊猫招手打招呼。也许与澹台修炼的自然之道有关,这熊猫倒也不认生,向着澹台走来。看着它憨态可掬的样子,澹台也忍不住和它多玩耍了一会儿。
太阳已经升到中天,澹台与熊猫告别,才继续向西边赶路。这一路走来,山势渐渐平缓,澹台看着周围出现的树木,“圆形的叶子、红色的茎干、黄色的花朵,还有红色的果实,想必这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丹木了。”想着,澹台就摄来一颗果实,打量片刻,果然芳香无比,顺手抛入口中。澹台咀嚼两三下就咽入喉中,唇齿留香,如蜜似糖。当丹果入腹,澹台就感觉到一股暖流,然后腹中就有一些饱胀的感觉。这丹果果然像记载那样“其味如怡,食之不饥”。
澹台沿着溪流缓步而行,水中不时闪过白色的荧光,这河流中白玉数目确实多如繁星。走了片刻,澹台看到溪流汇聚成的一片小水潭,潭底涌出了大片的玉膏,潭水时不时的冒出气泡,倒是好看得紧。潭边生长了一颗巨大的丹木,这丹木是饮玉膏水而生而长,自然与普通丹木不同。这颗丹木除了果实通体没有一丝的杂色,远看去像一团燃烧的烈火。它的果实呈现五种颜色,澹台摄来丹叶、丹果,有五种香味,丹果尝来甜味更加醇厚,也有一定增长内劲治疗内伤的功效。
澹台伸手试探了一下潭水,看似沸腾的潭水实际上却不烫手,冰冰凉凉甚是舒服。澹台轻轻用手扣下一小块玉膏放入口中细细品尝,既感觉味蕾炸开、却又在回味时感觉平平淡淡,说不上是什么滋味,玉膏内的能量源远流长,似有无穷无尽之感,澹台可以感觉到,这潭底的玉膏不论在疗伤方面还是增长功力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圣药了。澹台又看向潭底,有源源不断的玉膏缓缓涌出填补着因为澹台而缺失的那一块玉膏。
潭水边有许多由玉膏生出的黑玉,也有少量因峚山玉荣而生出的五彩玉石。澹台看着这些五彩玉石便想到了应该用什么样的礼物回赠那白姑娘。
澹台取来一些黑玉和全部的五彩玉石放置在中央,自身盘坐在离位上。只见澹台口中念念有词,身形缓缓上行,玉石和澹台皆离地一尺有余时,凭空出现一团耀眼的火光。玉石在火光的灼烧下缓缓融合、流淌、变形。大约一刻钟后玉石成型,黑色的玉石整体成圆形,中间雕镂岁寒三友——松、竹、梅。黑玉质地坚硬,不易碎裂,正好符合岁寒三友坚劲的品质。
更妙的是五彩玉石,质地比之黑玉更加坚硬、更加是不可多得的宝物。所有五彩玉石恰好被澹台制成一支凤凰钗,流光溢彩,似有凤鸣之声。凤凰钗上凤的形象是澹台参照《山海经》中对凤凰的描绘所创作,倒是与平常所见的凤凰的形象不大相同,澹台甚至将凤凰身上“德、义、礼、仁、信”五个字都雕镂的栩栩如生。这块玉佩虽然用料不上,但是在手中轻盈的很,比之更甚的是由五彩玉石所制成的凤凰钗,不仅轻盈如蝉翼,更有抵御不详之气的功效,也就可以说佩戴这凤凰钗的人可以百病不侵了。
澹台将两玉放在身边,拂去额角上的汗水,闭目观心,回复着消耗的精神。待修整充足后,澹台才唤出山海图。
山海图凌空飘荡,熠熠生辉。澹台面对着山海图打出一个玄奥的手势,之间那山海图上的地图渐渐放大,最然后定在这峚(i四声)山之所,又渐渐向西,逐渐浮现出澹台所在的水潭和丹木,澹台伸手轻点湖边,就在这地图上的湖边留下一个红点,以作定位。
“峚山,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