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是里正约好的喜气修葺房屋的事情,一早,里正约来帮忙的村民一早就到了岑昔的院子。
不等岑昔吩咐,已经开始帮忙了。
买材料的时候,岑昔就买了泥瓦,这种瓦比起茅草更加坚固,且冬暖夏凉。村民们见此,就掀了茅草,就着梁上先铺了一层扁砖,接着将那弯弯的瓦一片一片码了上去。
村子里弄瓦房的也有不少,因此,岑昔此举也并不算是引人注目,当初岑昔正是看中这两间虽然是茅草屋,可是墙体是土砖建成,等两日下来,顿时清爽许多,且虽是两间,却面积不小,一间足有三十四平米。
此时,在这样的小村落,讲究农户已经是三间瓦屋,一并厨房院子,看上去十分齐整亮堂。所以看到岑昔那一摞土砖时,众人以为是要再起一间,却不想这小公子说的是铺在地上。顿时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了。
“小公子,这多好的砖哪,这么多可以再起一间屋子里,用来铺地,太不值当了。”一个村民见此摇头。
“大叔说的十分在理,只是阿母患病,这泥地里走着容易摔跤,在下又不能时常在家照看,只能将地做的平坦些……”正说着,屋内那妇人很是平稳地走了出来,除了目光有些呆滞,一眼看上去并看不出哪里有问题。
村民的听此,立刻点点头,这样孝顺的子女哪里去找,而且又是司天学院的文生,见岑昔年岁,那家了有年纪相仿的已经动了心思,干起活来也更卖力了些。
房子里的地面重新被铲平,村民们虽然没铺过,不过在岑昔所说的样子后,很快就搞懂了。
地上铺砖的做法也只有城里的大户人家才会这样做,因此村民又猜测,岑昔曾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子弟,因家道中落,这才落了难。
两日的功夫,干活利索的村民们就将岑昔要做的事情做完了,剩下的砖和材料,顺手又将院子补了一下,顿时间整个屋焕然一新,就连窗户都敞亮了不少。
岑昔一一结算了工钱,又将野兔一人一只分给了村民,一个个村民见岑昔在原本说的两天八十文的工钱上又加了二十文,而且又多给了一只野兔,顿时千恩万谢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