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长谈

杨涟倒是答应的很快。

杨涟现在根本就搞不明白苏诚问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只能是中规中矩的回答。

“杨大人,你别紧张。”

未知的事情往往会让人无比紧张的。

由于杨涟不知道苏诚这么问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当然是会紧张的。

苏诚的这句话自然是没能够缓解了杨涟的紧张。

苏诚便开始了他要说的事情,“杨大人,其实这个事情在在下看来倒是个好事,一个国家能否昌盛其实是与商挂钩的,而这个手工作坊其实是把传统的商业模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是个好事!”

苏诚一句话肯定了手工作坊的正面地位,这才让杨涟松了很大的一口气。

“只是这些东林之人一旦掌权在掌握了这些手工作坊的话,势必是要为这些个手工作坊谋利益的,这样影响的便就是朝廷的税收了,朝廷的一大部分税收还是要依靠着这些商人的。”

苏诚说到这里的时候,杨涟差不多也算是明白他的意思了,很快便出言问道:“那苏先生你有何意?”

“凡是朝中为官之人不准经商,即便是家中有子弟为商的,也要勒令其不准为其子弟谋私,甚至是在朝中为官之人,子弟也不准再经商!”

苏诚这种做法其实在历史之上也曾出现过。

在重农抑商的时代之中,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事情。

苏诚的这话讲完之后,倒是把杨涟给惊呆了,好久都没说话。

苏诚也不着急只是道:“杨大人,在下并不是重农抑商不支持大明的商人,相反在下还觉着要想让大明富强起来,还是需要给商人给予一些优惠的,在下只是不想呈现官富国贫的现象。”

在官场之中最屡见不鲜的就是这个现象,国家一穷二白,下面的官员一个个均是腰缠万贯,这样的现象,势必是会导致国家灭亡的。

要想国家强大,那必须是要官穷国富的。

其实用哲学来说,也就是需要把财富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中,这个大多数的人便就是百姓。

得道多助,国家的钱多,那便就是百姓钱多,官员钱多,那永远不会是百姓的。

苏诚与杨涟说的话也只有这么多,剩下的事情还需要他自己考虑的。

杨涟若是连这个事情都想不明白的话,那东林党势必也是要换换新鲜的血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