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训练计划是不是特别有针对性啊?”
因为苗圃一直询问,荣兴也没办法静下心来做瑜伽,最后简单的拉伸了一下就把瑜伽垫收起来了,“这要看你的教练,有的教练做了计划也不会给你看,而且你还会特别累,也很容易受伤。”
这话就说的苗圃懵了,教练不都是很专业的吗?怎么还会受伤呢?
荣兴没有再解释下去的兴趣,成为职业运动员一段时间之后,够聪明也会思考的孩子就能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教练当然大多数运动知识都明白,但就是因为这样,他们也同样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运动员能够最快的出成绩。
而所谓最快都是有副作用的,比如以身体为代价。
国内的很多业余运动员在初高中的年纪就能跑到一级运动员甚至国家健将级运动员的标准,当然荣兴那时候也能过一级标准,但那是有区别的,年纪小的时候过于强烈的运动往往会留下隐患。
这也就导致国内短跑女运动员的普遍运动寿命在二十五岁以下,其实很多人到二十四、五的时候成绩就下滑的非常厉害了,国内很多教练都注意到了这个状况,所以才有了荣兴经历过的那套训练模式。
但只能说是她比较幸运,也是家里塞了钱,更多的也是她本身天赋条件好,体校的教练觉得培养起来不亏,好些教练其实还遵循着以前的那一套呢。
荣兴是到点就上床睡觉,就像苗圃也渐渐能感觉到的,多一个人除了能在宿舍的时候多说说话之外,没有给荣兴造成任何多余的影响。
这真是第一次让活泼的姑娘觉得,自己的存在感其实也不是那么高对不对?
一天天的训练过去,距离中运会也就越来越近,荣兴也多少从许安清那里知道了一些去参加中运会的名单。
中运会是有年龄上限的,限定了十二到十八岁才能参加,没有因为年龄的特别分级,所以大多数项目都对高中生比较有利,荣兴之前的那个冠军完全属于异类。
田径省一队里除了荣兴之外,十八岁以下的有五个,一个练铅球,一个标枪,两个跳高,还有一个和荣兴同项目练百米,其中百米那个是男生,他有兼项跳远,跳高之中也有个男生,其他都是女生。
这是一定会去参加中运会的人,至于青年队就需要竞争了,那里所有人都符合年龄标准,而名额却不多。
渠海省在国内都算是田径弱势省份,好的田径苗子真不算多,别说给国家队输送多少人才了,每年的财政补贴都越来越少,这就是没有成绩的后果,有时候可能还真没办法吐槽教练们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