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瞒着他,是觉得他没用吗?
水溶又乐了:由此看来,宝玉远没到朽木不可雕的地步嘛。
只要有个恰当的机会,宝玉也是会“上进”的,不过他这个“上进”显然是因为“事不大关己”,就算不成,也没什么。
宝玉处在初中生的年纪……搁在二十一世纪的天朝,一个初中生,父母做什么工作,大约挣多少钱,家里有什么买卖产业,产业经营什么,家里跟哪家关系好,又跟谁家不对付,总是有个起码的认知的。
原著里的宝玉对这些……还真有点一无所知的意思,他只管自己高乐,甚至在黛玉对荣府前景表示担忧的时候,直说“不缺了你我的便是”……原话记不清了,大意如此。
宝玉如此,当然跟他的性格有直接关系:他不耐烦仕途经济,但是贾政王夫人作为父母,贾母作为祖母,都没打算潜移默化地给宝玉交交底吗?
尤其是贾政王夫人夫妇,他俩就是这么教导自家的继承人的?荣国府传到现在就是第三代,富贵看着就要到头了,但即便如此,水溶也不觉得贾政王夫人没这个智商。
水溶再“恶意”揣测一下:交过底就要分权指派人手下去,让儿子练练手了吧?王夫人还好,贾政……许是舍不得,或者觉得“麻烦”。
其实贾政作为一位老资历中层官员,他能力有限没错,但绝对不可能是傻白甜。
贾政在家时总跟门客一起喝茶饮酒,吟诗作对……听门客吹捧——他要真是仰慕隐士大贤,辞官归隐不就完事儿了?偏偏这位二老爷还想再进一步。
论野心权力欲,贾赦完全比不上他这个亲弟弟。
总结一下,贾政爱权,王夫人爱钱,这两口子可真尼玛是绝配。
于是水溶越发同情宝玉几分,望着宝玉的眼神带着满满爱怜,直接把宝玉看出了一个寒颤。
梅非在边上轻咳了一声:作为大伴,不能说他跟王爷形影不离,但他与小时候的王爷便有些接触,王爷除服前后他开始贴身伺候,对自家王爷的脾气爱好颇有了解……
王爷爱美色,但这个“爱”并不是非要对美人做些什么……只是刚刚刚这样,看美人看入神,也是十分罕见。
他试着提醒一下王爷:他知道王爷是什么人,可他不想王爷被旁人误会。
其实梅非不咳嗦,水溶都是清醒的。梅非的心思,他用脚指头都猜得出,面无表情地瞥了梅非一眼:你把我想成啥了!
王爷与他内侍的眼神斗,直接让宝玉笑出了声。
宝玉也是很相信北静王人品的,不然早都下手了,哪里要等到现在?
水溶又看了看宝玉,打定主意:以后有机会提点宝玉一下,能不能成,要看宝玉自己的了。
好为人师什么的,他还不至于,再说他那帮子手下正“嗷嗷待哺”,让他“哺育”新鲜的科学技术呢。
最后宝玉临走前,水溶才表示:看在你的面子上,赔罪免了,这段日子别让我再见薛蟠就行。
其实水溶是看在宝玉这个原著男主,以及宝钗这个并列女主的面子上,懒得再追究。他这会儿提起宝钗,宝玉一准儿要误会。
就凭“不敬”二字,都够薛蟠喝一壶的,进“局子”冷静一下是起码的。
而且这次薛蟠没受什么教训,以后再惹祸,八成又是大祸。
水溶愿意在必要的时候提点下宝玉,甚至帮宝玉一把,但薛蟠……目前为止实在不值得。
宝玉任务完成,回府后……他刚踏进家门,还没下马,等在这边的小厮就急匆匆地把他请到了贾政的内书房。
既然是内书房,不仅王夫人在,薛姨妈也在。
宝玉见到姨妈,一点亏心的感觉都没有,哪怕他自始至终没替薛家说半句好话:表哥惹了麻烦自己缩头躲了;而姨妈光知道哭,也没别的表示,往北静王府送表心意的赔礼也没有……
于是宝玉向长辈们禀报过北静王不打算追究后,便直奔贾母的院子:回府来他得向祖母请安呢。
到了贾母这边,宝玉让鸳鸯亲自引进门,定睛一瞧,不仅自家姐妹都在,连二嫂子与宝姐姐也都守在祖母跟前。
宝姐姐这会儿眼睛都没消肿呢。
宝钗现在急于知道结果,不然今晚也别想睡了:哥哥惹出的祸事,一晚上加半个白天,荣府早已传遍。就算旁人不知怎么笑话,她也得硬着头皮过来。
不过三春和黛玉还真没什么看笑话的心思,满心的都是怜悯:搁谁有这么个亲哥,纵然你天资异禀又能如何?还不是要受场拖累?
黛玉和探春还能多想点:薛家大哥哥这么个做派,也是薛姨妈宠出来的。
话说这件事固然丢脸,但能让王夫人并王熙凤也跟着丢脸,府里不少太太少奶奶都是十分乐见的。于是薛家这点破事,一夜里就传遍整个荣府,宁府那父子俩当然也一并知道了。
探春年纪小,也有个把耳目,就是愿意给她传消息的婆子丫头。她“耳聪目明”自是应当的。
甚至黛玉这边都不是亲历者宝玉来告诉她的,而是紫鹃听了满肚子八卦回来就吐了个干净,宝玉跑来说话……那都是“后话”了。
顺便提一句,紫鹃是从老太太身边出来的大丫头,自打宝钗入府且和她家宝二爷交好,这个大丫头就开始警醒了。她不会说宝钗的坏话,却会关注宝钗的言行,同时偶尔提醒下自家姑娘为自己多多着想。
至于贾母……老太太人老成精,此事也没人敢瞒过她——贾政这个人办了错事打了脸,就能甩手丢开,责任他是绝对不担的。不过他倒是有一点好,他不选探春而选宝钗,这选择错到家,他缩头回书房便罢,压根没想过出手压制住消息。
然而就是因为这一点,让老太太对他更为失望,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她心里清楚:老二家的看重宝钗远胜黛玉。偏偏她不觉着好,说她偏心外孙女也好,说她是门第之见也好,她就是笃定商户出身的丫头眼界总是浅一些。
好么,这回宝丫头眼界浅不浅没瞧出来,倒是看出就凭宝丫头的亲哥,这门亲事也不好做!
其实老二家的倾向于宝钗,也是想找个精明又能耐的儿媳妇,自己且能压得住……纵然黛玉不配给宝玉,也是要择一官宦人家或是素来亲厚的人家做亲家。
贾母为这个事儿琢磨了小半宿:当年选了凤哥儿也是因为王家出了个王子腾。但是如今单靠王子腾,自己两个儿子能耐在这摆着,让贾母如何安心?怎么也得再寻个强些的姻亲。而老二又为了银子自己断了这条路……背后少不得她那个儿媳妇一力劝说举荐!
老二只看得到眼前,贾母却是已经警惕老二家的野心:见了好处,事事都要插手,件件都要让她的人顶上!
其实说心里话,贾母历来都不是多看好王家的女孩儿,固然黛玉刚来她就来了句“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多半是提醒外孙女……因为王夫人和王熙凤两个人都不大认字。
贾母话虽如此,但是贾家的女孩儿各个都读书,元春入宫也是先做的女史——肚里没点墨水能选作女史?
却说宝玉看过屋里的姐妹,又见二嫂子笑得也比往日真心,再仔细看过老太太——在王府,宝玉是真真正正地看过北静王的脸色,如今回来再集中精力瞧他的祖母……
他忽然想起来:祖母并不喜欢爱多管闲事的儿媳妇!在祖母和母亲都摆在眼前,让他选择一边站的时候,他选择“帮礼不帮亲”。
于是面对祖母和一众嫂子姐妹的时候,他说得比面对父母薛姨妈那会儿更多——对话能说的都已经说了,没有可做文章的地方,但是他可以说说北静王当时的表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