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还米

长兄[古穿今] 乐蜀 1845 字 9个月前

想了想,她认真地回答:“应该不会毒到水稻,不然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说吃了打了农药的米会中毒呢?至少我们村的村民也有吃了自家打了农药后长出来的米,可是没有人肚子痛……”

“这样啊,那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赵世杰眨眨眼说,“不过,我还是觉得能不用农药最好。”

赵世红撇撇嘴:“没有虫子糟蹋水稻,谁家也不会花钱买农药,可是有虫子,不用农药,水稻就会全毁了,一年的辛苦全白费,咱家可是指望着这田里的米吃一年呢。”

“咱家的田一年下来可以产多少稻谷,打多少米?”

“一千二三百斤的稻谷,打八百多斤米,交一些,落下六百多斤。”

六百多斤米,也就是每天全家人只有不到两斤的口粮。赵家现在五口人,一天三顿饭,每顿半斤米,要是煮干饭肯定不够吃,那就只能吃稀饭,再掺杂着些粗娘。以前赵父赵母在的时候,除了种田,赵父还在农闲的时候去打短工,赵母则是喂鸡喂猪种菜,这样一来,就能把日子过走的同时还有结余。赵父一走,赵母一生病,这些收入都没了,怪不得赵家的日子会越过越难。

赵世杰听完妹妹的话,还算了一笔账,那就是就算按照黑市价买米,按照两毛钱一斤算,六百多斤米就是一百二三十元钱。

假如他每次进山打猎都能有三十元钱的收入,只需要四次,他就能够挣到一年的米钱。

就算每个月进山两次,这也就是两个月的事情。

这让赵世杰产生了一个想法,种庄稼根本不如打猎。毕竟从栽种下水稻,到水稻收获,这可是需要半年的时间,付出的劳力和心血比打猎多出来不少。

但赵世杰也不得不承认,田里的那点产出对农民来说最基本的维持生计的东西,是要比很多挣钱的门路更稳定,这也是为何农民们就算知道种田辛苦收入差,可还是固执的要种下去的原因。

目前,他就只有打猎这么一个不算稳定的挣钱的门路,自然是要把田种下去。

赵太监是一个做什么事除非不做,不然都会尽量做到好的人,现在成为赵世杰之后,赵世杰本身是一个以种田为主业的农民,那么他也就要努力做好符合赵世杰身份的事情。

接下来,赵世杰认真地学习二妹教给自己的东西,把赵家田里的那些浮萍和水草什么的都清除干净。

忙活了一会儿之后,他让赵世红先回去带着三妹一起去上学,自己把田里剩下的活儿干完就回去。

赵世红看看天色也差不多到上学的时间了,就从田里上来,在田埂上扯了几张芋子的叶子擦了脚上的水和泥巴,再在裤腿上擦擦,最后穿上布鞋跑回家去。

在赵世红走后,赵世杰又在田里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忍着不适感,才把水田里的那些浮萍和水草全部都清除干净了。

不干活不知道,原来这么简单的农活却是那么累人。

一个多小时不到两个小时,赵世杰在水田里清除浮萍和杂草,因为一直弓着腰,干完活一站起来,真得觉得腰背酸疼。而且双脚在冰凉的水田里泡了一个多小时,从水田里把脚□□,站在田埂上的那一刻,双脚又僵又木,他差点站不稳摔倒了。

按理说,原身一直干活,不会因为这种程度的农活就出现刚才那种腰背酸疼,双脚冷僵的情况。可能换了芯子,又因为大病一场起来,感知变了,身体素质也比以前差,才会让他现在有吃力的感觉。

看来,要让身体变强,才能干好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