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西门楚实在看不得皇帝如此为难,便只能自请为太傅,教导万安公主。
皇帝看着抱着人家手臂不撒手的闺女,只能“欣然”应允。
后来西门先生还时常拿自家夫人小时候的事情笑话她:“嗯,我家夫人这以貌取人的毛病,肯定是从小就有的,不然怎么那么小小年纪就知道扒着我的手臂不放了呢?”
西门夫人面上端庄微笑,居然大大方方的点头承认道:“我家先生长得好看,所以我家先生说的都对。”
“不成体统。”自家夫人言之灼灼,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看,分明是西门然先挑起的这个话头,可却也是他先红了耳垂,而后那一大片的红色便不受控制的向着他整张脸蔓延。
万安公主和他的太傅自然经历了很多事,他们刚刚决定在一起的那一年,最疼爱小公主的老皇帝已经身体很差了。他亲自写下了册封自己的女儿为“万安长公主”的诏书,不情不愿的将她赐婚给已经拜相的太傅。
只有皇帝的姐妹才能册封成长公主,这一纸诏书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自明。
老皇帝不愿意自己的小闺女嫁给在她小时候就对她居心叵测的老男人,可是却也不得不承认,在那样的局势之下,唯有这一纸婚书才能护得住他的女儿,也才能绑着这个心机手腕都不俗的丞相用心匡扶幼帝,保大安太平。
毕竟,老皇帝选择的继任者,是万安公主的亲生弟弟。
他们夫妇两个的确度过了很是艰难的几年,不过后来好在弟弟长大了,也如同他们父皇期望的那样长成了一个有抱负有手段的明君,于是万安长公主终于放飞自我,跟她家夫君一道收拾东西离京出走了。
已经是长公主的万安告诉了她的太傅许多事情。比如,这个世界上当然不乏早熟早慧的孩子,可是却也不会有七岁的一见钟情。
真正七岁的小姑娘大概还在纠结今天要戴金簪还是玉环,甚至在忧心是要吃糖糕糕还是冰果果,所以那情窦初开的心动,是属于十七岁的少女的。
万安长公主跟她的太傅讲述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关于盛唐,关于七秀坊,关于那一段不知道是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庄生的经历。
万安说,她曾经也是秀坊女儿,使一对双兵。那双兵自然不拘于剑,她最擅长的便是手持双扇,在坊中的水榭之中与姐妹们一同歌舞。她和他的太傅细细说起了七秀坊,说起了七秀的故事,说起了公孙大娘与公孙二娘。
公主的神色太过认真,以至于她的太傅不能单纯的将这看作他的小夫人的别出心裁。说道“七秀水止珠沉”,太傅终于将哭得都快缩成球球的万安抱在了怀中。
彼时,他的夫人已经平过藩王之乱,逐过来犯之军,成为朝中说一不二、军中也颇有声望的“大人物”了,可是在西门楚面前,她还是旧年里那个调皮又娇气的小姑娘。
幼帝已经长大,可以独当一面。西门楚想了想,对他家夫人提议道:“那我们去重建七秀坊吧?”
万安长公主抬起头,用太傅的衣襟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用力的点了点头。于是,那一年八月十五的中秋宴,十几岁的小皇帝没有等到他的长姐和姐夫,只等到了一封辞别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