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通传后,殷玉珩才跟着甄嬷嬷等人进去。她上一世虽见过不少大场面,也见识过不少非富即贵的上层之家的装潢布置,但还是被这里的一应陈设惊到。仿若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一般,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明世安在客厅大门边把殷玉珩的反应看在眼里,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娇惯会思考女儿,他要的是听话唯他是从的工具。
看到明世安后,殷玉珩目光似触火般缩回,低下头不敢再看,老实规矩的站好,低声喊了一声父亲。
明世安点了点头,“到府里之后,要把我先前说的那些话牢记于心。伯府不比普通百姓家,在这里要守规矩,少说话多学多看。你要听话的话,为父自是不会亏待你。”
殷玉珩不安的绞着衣角,嗫喏道:“是,淑珩谨遵父亲教诲。”进了伯府,便不能再用以前的名字,她现在是明淑珩。
“我已经和夫人说了你的事,府里的事她在管,你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需要的,尽管和她说。长途跋涉你也累了,见过夫人之后明天再见府上的姐妹。以后你住老夫人那里,她老来念旧,多陪她说说江城的事,陪她解闷。”明世安说完,吩咐甄嬷嬷领殷玉珩去荣锦院见叶夫人。
殷玉珩跟随甄嬷嬷又走了一段路,便到了一处奢华之所,虽比不上翊翔院舒朗阔气,但整体上下无一处不精致。等了一刻钟后,才有妈妈出来通传,让殷玉珩进去。
殷玉珩目不斜视的跟着甄嬷嬷和荣锦院的妈妈进屋,见到坐在黄花梨圈椅上的中年妇人后,照先前莜素几人教的礼节行礼问候。
叶氏眼眸中闪过惊艳之色,上上下下的仔细打量殷玉珩,果真是个好苗子,容貌不消说,这份气韵便有十分动人。虽有些小家子气,移居养气就会好。想到将来,她不介意分一点闲心来照看这新来的养女。
“我知道你父母双亡,族中亲戚将你当做烫手山芋踢来踢去,你因此吃了不少苦。伯爷念在都姓明的份上,又见你可怜将你接来京城认作养女养在膝下。到了这里就不用那般拘束,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拿到新剧本,殷玉珩也只有演下去了,只是没想到明世安竟这般诅咒自己。“是,多谢伯爷夫人大恩,淑珩没齿难忘,将来定结草衔环回报二位恩人。”她偷偷打量叶氏,容貌平平,年纪上来后虽有保养,但也架不住底子不好,看起来像明世安的婶婶,越发肯定当年明世安是为前程才娶她。
“还知道结草衔环这词儿,看起来有几分书性。”叶氏说,“等你歇上几日后,随府上的姑娘一块儿念书。今儿也不早了,甄嬷嬷领她回去歇着。”
“是。”甄嬷嬷说。
等三人离开荣锦院后,叶氏连声叹气,又回到内室坐在梳妆台前照镜子。脸上的皱纹越发多了,她本就不甚漂亮,上了年纪后越发的不能看了。若非有安定侯府撑着,她又养育了几个儿女,只怕武昌伯府早就没她的位置。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就喜欢年轻漂亮小姑娘,想到府上几个姨娘通房,顿觉头疼。现在倒有些怀念殷秀娥了,性子虽然鲁直了些,但为人还算光明磊落。且有这么个出头鸟在,她倒可坐收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