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馆的名头虽然不错,但进项比不上殷秀娥名下的一品居和锦绣坊。照殷秀娥疼爱子女的性子,定会给殷玉珩一笔丰厚的嫁妆。再者殷玉珩相貌生得好,配得上自家儿子,论性情,是个聪明稳重的,能让殷志忠收心。最重要的是,殷玉珩是明世安的女儿,说不定将来能搭上武昌伯府的路子。
殷秀娥性子直,没杜氏心眼多会盘算,只认为殷志忠太过顽劣,和殷玉珩并不相配,担心女儿以后制不住丈夫,便婉言谢绝杜氏的提议:“亲上加亲虽不错,但到底是一个姓,传出去名声不好,再有先人说表兄妹之间结为夫妻不利子孙后代。况且珩儿还小,现在议亲太早了些。”
“也不早了,珩儿虚岁十二,是大姑娘了。咱们先把亲事订下,等她及笄后再成婚也不迟。再说有那么多表哥表妹结亲的,也不见得就断子绝孙了。”杜氏坚持说。江城门第高一些的高攀不上,低的她看不上,综合方方面面,殷玉珩是最好的人选。
“这事儿以后再说吧,珩儿还小。”殷秀娥再次谢绝杜氏结亲的提议。
殷秀娥没半点松口的意思,杜氏碰了个钉子,原本就心高气傲的她当即甩脸色走了,离开之际不忘冷嘲热讽一番:“哼,我知道你看不上忠儿,有这么个漂亮女儿想养大了攀高枝,没准儿以后跟你一样被休下堂!走着瞧。”不过是个弃妇之女,能有什么好前程?
殷秀娥不与杜氏逞口舌之快,任由她去。殷玉珩的亲事她一定要严格把关,挑一个性情好会过日子的,决不能让两个女儿走她的老路。
在梁老太太跟前说了会儿话后,殷秀娥就带了自家人回清水坊。殷乘风在武馆时就把他娘和大舅母的谈话听了个完整,也不同意把自家妹妹嫁给殷志忠那个混小子。
施予和殷乘风肩并肩走在一处,问道:“怎么了?从殷家出来后你和母亲的脸色那么难看。”
殷乘风回看了两个走在后面的妹妹一眼,用只有两个人才听得到的声音说:“阿珩一天天的大了,大舅母想让殷志忠娶她,娘不同意,两人为此闹得有些僵。那小子快皮上天了,又是少爷脾气,配不上阿珩。”自家妹妹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身为兄长,觉得世间没有男儿陪得上。
“我也这么想。”施予说,他经历过世间最惨痛的事,在他满是仇恨的心里殷玉珩是一道柔和温暖的光,帮他驱散阴霾。小时候会抱着他的大腿奶声奶气的叫哥哥,犯了错会往他身后躲,会给他糖吃,会用私房钱给他买礼物,虽不是血亲,却比家人还亲上几分。
“这件事不要让阿珩知道。”不成的事,没有必要说出来徒添烦恼。
殷玉珩一路听郑玉妍抱怨殷家的几个表哥,并不知道大舅母想要结亲的事,不过心里在悲悯婚姻大事全权由父母做主这件事,虽然殷秀娥不会坑她,但还是觉得很不好受。
江城过了烟雨朦胧的时节,端午过后一日热过一日,夏衣做好后,姐妹两个欢喜的捧到房里试穿。月白色的夏布制成的夏衣,穿在身上很清凉贴身。殷玉珩身量较高,配上淡雅的颜色,青葱似的惹人喜爱。
“姐,为什么你这么苗条我这么壮呢?”郑玉妍羡慕得很,她像郑开明,个子高,长得也敦实。
“你才多大点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瞎闹。再说我妹妹怎会不好看?”殷玉珩试完夏衣,把新衣裳叠好了放进衣柜里。
“姐,我就喜欢听你说话。”郑玉妍也特捧殷玉珩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