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貌都及其出色,笔挺如松,一个貌若好女容色无双,一人光风霁月丰神俊朗,他们一进饭厅,便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
年纪小的郑骁壁虎一样爬到殷乘风身上,搂着他的脖子撒娇道:“大哥,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
这个年龄的男孩儿都崇拜年纪稍长的大哥,尤其殷乘风功夫厉害,若非是外孙,老馆主会让他继承长空武馆。
殷秀娥这些年保养得好,虽年近四十,却依旧是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模样,半点不见发胖,更没下堂妻的灰暗颓丧,她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养了四个俊秀可爱的儿女,还有一个文武双全的养子,一个疼她爱她、忠厚老实的丈夫。这会儿见到小儿子挂在长子身上,忍不住笑骂道:“才三天不见,又不是三个月,你大哥读书习武辛苦,快下来!”
哪知郑骁搂得更紧,还念念有词地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都三年没见到大哥了,可不得好好看看?”
“好个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看吧,看看大哥有没有长得更英俊。”殷乘风笑道,很喜欢这个活泼调皮的弟弟。
郑骁将他的脸扳正了,配合着正正经经的细看一阵,道:“大哥更帅气了,不过比我还差点儿。”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大笑。
郑开明笑着把瓷实的儿子从殷乘风身上扒下来,拍着他肥实的屁股道:“毛还没长齐,知道什么叫帅吗?”
“当然知道!就是我这样的!”郑骁长得像殷秀娥,生了一张好看的脸,平日里没少自吹自擂。
食不言寝不语是大家要求,市井门户不多讲究,所以郑家的每顿饭都吃得犹如过年般热闹。清明临近,正清明前一日是寒食节,皆食冷食,所以晚饭过后,莫大娘又回厨房忙活明日的吃食。
寒食与清明相连,除了那日忌烟火之外,风俗上已经融为一体,踏青郊游,是祭祀扫墓之外的另一项大活动。因郑开明祖地不在江城,是以扫墓祭祖仪式便简化了。殷秀娥作为出嫁女,祭奠逝去娘家长辈不能走在兄长几个的前头,免得抢了祖上的庇佑,因此清明对郑家来说,是个吃喝游玩的日子。
这回殷玉珩测算落空,清明这日放晴,一扫数日的阴雨,日光灿烂得有初夏的味道。郑玉妍心情好,早早的换上了明媚的春衫,梳了好看的双丫髻,髻底扎着粉色的绒花,欢快的跑到殷玉珩的屋子里催她快些换衣裳。
“最近的樱花、梨花和杜鹃开得可好了,城里好多人都去东湖和莲花湖赏花,去晚了可就没好位置了。姐,你快点儿!”殷玉珩还在梳头,郑玉妍已打开她的衣柜帮着挑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