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过奖过奖,我这也是单位效益不好,临时工被辞退,为了混口饭吃。幸好,去沪市进的硫磺皂和雪花膏效果不错。”

两人一唱一和,很快就有人围上去,“真的那么好用?”

女孩指着自己的脸,“我的脸就是效果呀。”

陈誉看着那张灵动的脸,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原来是她啊!

第一次在火车上见她,就知道她是个聪明人。火车离开松北站接近下一站的时候,过道对面的一个应该是第一次出远门的大爷,把钱缝在腰间的裤腰带里,却不知他的招数早就被小偷盯上。小偷趁着人多,相互配合,一个跟旁边的人侃侃而谈,另外一个用刀片去划大爷的钱袋子。

陈誉想等小偷得手,抓现行。只是不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个同伙,再加上小偷手里有攻击性的武器,动起手来,容易伤及无辜群众。就在他思忖要不要去找乘警配合的时候,旁边的女孩也加入侃大山的行列。

女孩一脸天真无邪地把自己刻画成返校的大学生,说她出门前,奶奶非要给她腰上缝个袋子来装钱,“连我奶奶都知道的办法,坏人能不知道?”

其他人纷纷附和:“就是就是!”

大爷下意识地摸自己的腰,这才发现腰上的口袋已经被划开一个口子。

小偷狠狠地瞪了一眼坏事的女孩。

恰好这时,列车停靠在站台,巡车的乘警正好出现在两节车厢连接处。大爷反应比谁都快,他站起来对乘警说:“警察同志,车里有小偷。”

小偷和他的同伙们连忙像普通乘客一样,匆匆下车。

当天晚上,又在招待所碰到她。因为没介绍信不能入住,她机灵地在服务员面前表现得和他很熟的样子。

这应该是第三次见她,客观地说,她和大叔一唱一和,有些笨拙,稍微长点心眼都能看得出来她的托儿。可耐不住她那张脸太具欺骗性,很快就有年轻的女性跟大叔买硫磺皂和雪花膏。

陈誉突然有一种感觉——这姑娘就是棵生命力顽强的野草,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都能生根发芽,然后开出最灿烂的花。

人都有从众性,看到同龄人围着大叔买硫磺皂和雪花膏,路过的人也纷纷围过来。

裴秀得以功成身退,她走到路边的花坛,靠在树上,饶有兴致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咦,那辆车里坐着的人不是陈誉吗?他竟然也在看着她,难道刚才她说广告台词的情景被他看到啦?

陈誉飞快地收回不小心和女孩对视的目光,正准备发动车,一只拿着两盒雪花膏的手通过车窗伸到他跟前,“给你,谢谢你上次在招待所帮我。”

“不用。”

“护肤不是女孩的专利,男性也需要。拿着吧。”

裴秀不由分说地把雪花膏塞到车里,飞快地跑开。

探头往楼梯上方看,确定儿子进房间后,陈母问妹妹:“怎么样,陈誉有没有跟你说什么特别的事情?”

陈小姨说:“姐,你是不是关心则乱,陈誉这段时间确实看起来有心事,不也是事出有因吗?他的飞虎受伤失踪了呀!”

陈母叹了口气,“不,绝对不可能那么简单,绝对还有别的事。我总觉得这孩子在憋什么大招,虽然这些年他看起来很顺从我们,可我心里还是很不踏实……毕竟当年他的高考志愿,只填了一所,还是军校。”

陈小姨安慰,“姐,你真的没必要胡思乱想,陈誉当初高考的时候还小呢,十六岁的孩子容易冲动。你后来把他的志愿改了,他不也没说什么,上大学后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大二就出国交流学习,在国外只用了别人一半的时间就拿下了博士学位。陈誉若是有抵触情绪,怎么能做到这样优秀?只有真的热爱,才能投入精力啊?姐,你说对不对?”

陈母还是有些沮丧,她往一楼最里面那个房间看了一眼,语气惆怅地说:“要是他们在,我又怎么会舍得改陈誉的高考志愿……怎么舍得不让我的小儿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看到向来坚强的姐姐突然流露出这样的情绪,陈小姨立刻转移话题,“对了姐,陈誉今天有个事,有点不对劲儿。”

“啊?怎么了?”

“我和陈誉今天出门最后一站选在新开的百安商场,因为我要买内衣,估摸着陈誉跟我一起去会不好意思,就让他在车里等我。我买完东西出来,姐你猜我看到什么啦?”

“别卖关子,快说!”

“我估摸着,你可能要当婆婆啦!”

听到这话的陈母,波澜不惊,“你得瞎到什么程度,才会觉得陈誉有女朋友?”

陈小姨不服气,“姐!你要相信,人都是会变的。没错,以前陈誉在男女情感方面确实不开窍,可今天他真的不寻常!”

从商场出来,陈小姨往车里走的时候,清楚地看到陈誉看着手里的两瓶雪花膏,不知道在想什么,走神的同时脸上的表情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淡,嘴角甚至微不可查地上扬。

陈小姨站在车边,只恨自己手上没相机。不能用相机记录下来,就用脑子记下来吧。

然而陈誉很快就发现小姨回来,在他把雪花膏揣回口袋之前,陈小姨赶紧上车,指着雪花膏问:“陈誉,你买的?”

陈誉“嗯”了一声。

“正好,给我一瓶呗。”

“从小商贩手里买的,未必是日化厂的产品。”

意思就是不给呗!

陈小姨本来想查清楚陈誉是不是真的有喜欢的女孩再跟姐姐说,但是这会儿看到大姐情绪低落,只能先泄露天机。

听完,陈母的反应依然很平静,“应该是陈誉助人为乐,看到商贩的雪花膏卖不出去,他买两盒。有啥奇怪的?我儿子虽然看起来拒人千里,可他向来怜悯弱者。”

陈小姨说:“姐,我当然知道我外甥是什么性格。可他要是信不过小商贩卖的东西,他根本不会买。肯定是有人送给他的,送他的人,还是女孩。按照他平时的处理方式,他不想有瓜葛的女孩送他东西,绝对不会收。可今天呢,他不但收了,还不肯转手送给我这个小姨。绝对有问题呀!”

陈母沉思片刻,“陈誉要是在男女的事情上开窍了,也是好事。正好可以堵一堵某些人的嘴。”

裴秀把事情办完后,并没有马上回落夕镇。她从大壮叔那里得知,省城里确实有不少像他这样,把唯一的栖身之所抵押掉,或者直接卖掉,拿钱去南方或者沪市进货做生意的。

大壮叔有些伤感地说:“但凡有点办法,谁愿意抵押或者卖房呀?幸好我这一趟赚到钱了,至少不用担心抵押的钱还不上。真是多亏了你啊,秀丫头。”

“大叔,都说了,不用谢。我这是借用你的东西实习呢,没准哪天我也要卖货。对了大叔,你说有不少人卖房子拿钱去南方做生意,你们家附近的房子,多少钱一套啊?”

毕竟是从望房兴叹的年代穿来的,裴秀太知道抢占先机买房是少奋斗几十年的关键。大壮叔家所处的是陵城市区,一百年多前大概都是朝廷大臣和部分王公贵族的居住地。房地产兴起后,会越来越值钱。

“我家邻居上个月刚卖掉,和我家的格局差不多,卖了八千块。”

八千块啊……裴秀被一棒打醒,她想来趟省城买套房的愿望破灭了。

被现实打击后,裴秀也不敢再让自己只出不进,毕竟出版社的稿费想拿到还有一定的周期。在大壮叔的帮助下,她提了一袋子的硫磺皂、雪花膏、手电筒、墨镜回到松北市。

从火车站出来,直奔许慧琴畜牧局的宿舍,带上许慧琴和她的自行车,趁着周日,去百货大楼附近还有人流量多的地方叫卖。

一个下午的时间,带回来的货一售而空。

再次回到许慧琴宿舍,裴秀清点完钱,塞给许慧琴一百五十块,“慧琴姐,利润是三百七十八块五毛,因为东西是我从陵城搬回来的,所以就给你分一百五,剩下都是我的啦。”

许慧琴一下午都感觉很不真实,赚钱怎么变成那么容易的事啦?一个下午的利润,顶她三个月的工资。

“不不,小秀,这是你的钱,我不能要。”

“慧琴姐,你就拿着吧!是你的劳动所得。要不是你帮忙,又没有你的自行车,我怎么可能一下午卖完?拿着吧,要不然以后我都不敢麻烦你了。”

许慧琴只肯拿一百,“你花钱大手大脚,而且每次来我这里都买一堆东西,剩下的五十给你买东西吧。小秀,以后你就卖东西啦?这样好,比你去码头摆摊卖吃的强,也不用看那些不正经男人的脸色。”

裴秀说:“这次是天时地利与人和,货都是陵城那边的人直接给我的进价。省去了进货的车费和其他的费用,也就这笔能赚。”

许慧琴好奇,“他们为什么给你进价呀?”

“我教他们怎么卖货呀?”

雪花膏和硫磺皂是大壮叔的,他还有个老伙计进的货是手电筒和墨镜,裴秀给他写了广告创意和广告词,他按照她说的做,果然把东西卖出去了。

大壮叔和他的朋友都想用现金感谢裴秀,裴秀索性跟他们要了些货回来卖。

“你的意思是,以后不卖啦?”许慧琴有些遗憾。

裴秀说:“慧琴姐,今天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我们今天这样,越往后,利润越薄。没必要!没事,后面我肯定会再琢磨出更多的赚钱办法。”

两人正说着,突然有人敲门。

许慧琴让裴秀赶紧把钱收起来,她去开门。

门口,站着个男人。

“怎么是你?有事吗?”许慧琴有些厌烦,但更多的是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