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这件事情渐渐清晰起来之后,《玉素》剧组已经准备飞往洛杉矶。在此期间,张河允开始将郑珂安挑选出来的剧本做最后一次整理,如果机会适宜的话,他们将会在金球奖之后的一周和相关人员当面洽谈。
正如s/m计划的那样,不比强行或是勉强打开欧美电影市场的局面,有合适的剧本可以先“看看”。郑珂安喜欢是一回事,虽然她的主动权够大,但是公司同时也会辅助建议。
飞机上,张河允依然没有停止工作,她一直在看郑珂安挑出来的剧本,这些基本上都是戛纳之后的半年里陆陆续续发过来的邀请。有意思的是,但凡是和《玉素》类似或者是人物塑造和玉素有重合的,郑珂安一个也没留下。
《与神同行》之后,郑珂安的档期就完全空了下来。青龙奖之后李沧冬的确是过来谈过一次,介于题材本身的改编问题和人物的“本土化”改造,郑珂安的确没办法在没确定之前许诺什么。
郑珂安的处境和站位是充裕并且自有的,但是李沧冬却等不了,他甚至还有一个重要角色没有落定。或许他不缺演员来演自己的电影,但是郑珂安却是太多导演想要拥有的演员,李沧冬也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吸引力,才能留住她的目光。
《玉素》剧组陆陆续续在洛杉矶落地。郑珂安还没有开始倒时差就进入了繁复又忙碌的试装准备,除了迪奥提供的高定之外,还有两家的高定也在待选之列。
这样的待遇让金载俊都有些咋舌:“虽然漂亮的小裙子是女人的追求,但是我怎么看着都觉得舒服,这种不用到处求人拉资源,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随意挑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他之前也带过演员,s/m分公司那几位他也有过接触,圈子里的现状就是这样:这种资源才是剧本和广告之外,最能够体现演员本人软实力的指标。
郑珂安“从无到有”的过程相对其他人而言太短太快,但是她拿捏到自己手里的资源也的确是别人觊觎不了的。国内同龄艺人还在为国内二线品牌的广告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郑珂安的团队已经为她把蓝血品牌代言的企划做到了最后一步。
再说张河允累归累,但是手上的事情都在一样样达成,金球奖的红毯着装是她目前的重点——不是为了和专业造型团队抢活儿,而是这事关郑珂安到底能够从迪奥手里拿到什么级别的代言。
郑珂安这次的洛杉矶之行几乎是排满了行程,她到达洛杉矶的第二天就列了张书单给助理,让他尽快把书单上的书都买到手。
那些基本上是没有在韩国出版,甚至是部分市场绝版的“老式小说”。张河允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她觉得自己必须要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
“cora,你记得自己是个未成年人吗?”
郑珂安点头:“我知道。但是电影的世界只会给观众分级,并不会给演员分级。我不能让《玉素》影响残留地太久。”
张河允还没来得及说更多,郑珂安又给她扔了个炸/弹:“有个英国导演之前联系了我,他是今天的班机到洛杉矶,很快应该会跟你对接时间。”
张河允甚至还在腹诽到底是哪个“野鸡”英国导演偷偷摸摸诱拐了她家孩子,结果这个“很快”是真的很快就联系了过来。对方首先就自报家门,礼貌十足、诚意满满,时间地点正式确定之后,张河允还有点没缓过劲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