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入宫做伴读的事说了,柳姬一时沉默,为公主伴读固然荣光,可此去京中,不知何时再见,何况后宫又不是什么太平地方,二公主不得皇帝宠爱,出宫多年,这都是世人都知道的。
柳姬忍不住落泪:“是我连累了你……”
李菱歌摇头:“阿娘不必伤心,公主待我很好。我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保我们母女周全。我若留在洛州,难道还能嫁高过嫡母生养的姐姐妹妹?身世人品好的公子,都紧着她们先挑,轮到我议婚的恐怕剩不下什么好的。即便勉强寻到一个能嫁的,嫡母不疼爱我,兄弟不会为我撑腰,我嫁过去也是低声下气侍奉姑舅。与其这样受气意难平熬日子,不如堂堂正正跟着公主进宫。”
“等我进了宫,李家看在公主的面子上不会苛刻母亲。母亲只管安心养病,从此不必缩手缩脚,该买什么药,想吃什么好的,都直管叫李家去置办。冬天用炭,夏天用冰,都不要省着。我会常常寄信,托人给母亲捎东西来。有公主一天,就有我一天,有我一天,就有母亲一天。”
柳姬泪水涟涟,说不出话来,只能点头。李菱歌又把刚刚父亲给她的一匣子金珠子拿给母亲。
柳姬吓了一跳,推辞道:“这是你父亲给你带进宫傍身的,宫里没有钱怎么行。”
李菱歌说:“我在宫中一切吃穿用度都不必花钱,公主待我不薄,我这些年也攒了些。”她告诉母亲:“您别看公主年纪小,心中很有成算。我在她身边为她办事,她不会让我缺钱使的。倒是母亲,留着这些才好使唤下人。我在宫中才能安心。”
柳姬这才收下。母亲两人在一起过了一天,把这段时间没见的话都补上了,极是依依不舍。
齐王妃和元令霜正在长昌公主院子中。长昌公主七十有余,姿态雍容,满头银发,只是一双眼睛还能依稀看出年轻时候的样子。她是先帝的妹妹,皇帝的亲姑姑,也是唯一还在世的大长公主。
先帝还在时,她经常回京入宫。后来岁数老了,她便不怎么回京,一年到头都住在洛州,生活平静,享受天伦之乐,仿佛一个普通老太太。但她的辈分在这里,朝廷每年都会派人来看望慰问,皇帝从来不忘赏赐。
这样的老人就像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虽然微弱了,但是奋力一跳时,还是有不容忽视的威严。
长昌公主也有段时日没见元令霜了,一见到她就拉住她的手,笑呵呵说:“看看,又长高了!瞧着眼睛,一看就是我们元家人,又漂亮,又神气!”
齐王妃坐到她身边:“母亲一见到元家人,比见到李家人还开心。”
她是长昌公主的独女,即便四十多岁,靠在母亲身边也带着一股娇气。
长昌公主笑着搂住元令霜:“当然了,元家的小公主可不比你们这些李家姑娘娇贵难得?我看看都觉得稀罕,就像看到自己年轻时候一样。”
周围人也是一阵吹捧,说公主年轻时候如何美貌,李家如何欢喜能尚公主。等一阵寒暄完了,齐王妃屏退众人,低声把元令霜的困境向长昌公主诉说:“……圣上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打算把二公主送去吐蕃。皇帝嫡亲女儿嫁给吐蕃,这可是大盛朝闻所未闻之事。”
长昌公主一听,也不禁皱眉。但她到底不像齐王妃那样,不肯说皇帝一句不是。
她只说:“这皇恩太过浩荡,吐蕃人若有点自知之明,就不该受。”
元令霜这才开口,说:“我不是不愿意为国出力,担当重任。只是我三岁没了母亲,之后又不知为何惹了父皇不快,让我在宫外居住。所幸得了母妃疼爱,才过了几年安生日子,一心只想着怎么孝敬父王母妃。没想到好不容易叫我回宫,却是把我打发到更远的番邦,再不能膝下承欢尽孝,一想到父母缘分这么浅薄,就……”
她说到这里眼泪滚滚而落。长昌公主也忍不住哭起来,哽咽道:“好姑娘,哪能让你去那样的地方。还这么小,这么娇嫩,去不得,去不得。”
齐王妃听到她这话才放心了些。长昌公主擦了眼泪,沉吟片刻,对元令霜道:“我知道你心里有埋怨,觉得你父皇心狠。但是你父皇如今这样,也是有些缘故的。”
她娓娓道来:“大盛到你父亲是第四代。前面高祖皇帝,太宗皇帝,都传位顺利,不曾有储位之争。到你皇祖父时候,太子犯事,死于狱中,后来你的几个叔叔伯伯明争暗斗,最终都落败了,只剩下你的父亲和你的六叔楚王。”
“先帝在你父亲和楚王之间犹豫过一阵子,最终还是立了你父亲为新太子。”
“你父皇即位时就只有大公主一个女儿,所以迫切想要一个皇子。谁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始终难如愿。所以你不要怨他,他只是着急,便受了人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