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九重春 崔罗什 2273 字 2022-09-08

齐王急急补充:“臣也觉得他们只是肖想而已,绝没有答应他们。请圣上裁决。”

皇帝平静了些,说:“三公主年龄还小,才九岁,如何与赞普联姻?你觉得二公主如何?”

齐王一怔,他没想到皇帝会提到二公主。从身份上说,二公主岂不比三公主更为高贵?皇帝不舍得三公主,却舍得二公主。他深感不安,但是又不想违逆皇帝。

“二公主聪颖敏达,文质风流,确有担当大任的器量。”

齐王在心里默默宽慰自己,他答应淳安大公主要为二公主说好话,现在他算说过了。

皇帝沉吟道:”是么,朕有好些年没见过她了。看来你和王妃把她养育得很好。”

这些年二公主没有回过宫,不过过年时候都会送一些自己抄写经书来,还有一些歌功颂德的诗赋。他从没有细看过,对这个女儿也没有关心。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这个女儿长成和周皇后一模一样的容貌。

齐王连说自己没有功劳,都是公主自身聪明。

皇帝又略带伤感道:“她到底是朕的女儿。”其余话不再提,只说吐蕃这事烦透了,具体人选怎么抉择先等礼部拟出的大名单再说。

齐王从含元殿退出,但心里一直琢磨着联姻之事。他先是觉得皇帝偏向选二公主这事太荒谬。二公主是周皇后之女,元后之女,所有公主中最为尊贵,怎么能远嫁番邦?皇帝不怕将来史书嘲笑么?

但是之后他又越想越觉得这事情未必不可行。二公主身份高贵,远嫁吐蕃,足见皇朝恩高义厚,公主明大德。再者这位公主说是皇后嫡女,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宫中向来不待见,趁此机会把这个公主嫁得远远的,再无烦恼。

最后,这事情于他也有些好处。他虽是齐王,但家中几个孩子都十分平庸,至今朝廷至今还没封元学义为世子,都是因为元学义生母出身低微,人品学识毫无长处,根本挣不了功业。

他虽然与皇帝年少时候交好,但是如今一个是九五之尊,一个是旁支王爷,地位天差地别。他的后辈庸碌,以皇帝的心性手腕,将来大有可能直接收回齐王封号,不再恩泽元学义。

但是,他是公主养父,若将来公主做了吐蕃王后,他办好这件事一定能得嘉奖。趁此机会,正好可以请朝廷封元学义世子,了却他一桩心事。

若是别的什么落魄宗亲家的女儿做吐蕃王后,与他又有什么关系?他只不过是照常办事而已。

思来想去,齐王渐渐觉得二公主嫁去吐蕃确有几分道理,若能办成,说不定是皆大欢喜之事。

三月中旬,洛州齐王府已经从景华寺赏花回来,元令霜收到了京中的来信,是大公主寄来的。信中说父皇已经同意,会命人接二公主先回宫小住,叫她先准备着,不要临行时慌乱。

字里行间,都是即将重逢的喜悦之情。

元令霜不可置信,盯着信连看了三四遍,但是大公主言之凿凿,说得无比确信。

“公主?”

安娘正在一旁做绣活,看到公主握着信笺,愣在原处,眼中似有泪光,不知道在想什么。她有些担心:“可是宫中有坏消息?”

之前大公主写信说过文昭仪冬天大病一场,她们还很担心。

元令霜回过神来,她终于露出微笑:“不是坏消息。”

又过几日日,齐王也回到洛州王府,比他原来提前了二十天回来,他解释说,因为大公主婚事,皇帝命他带着二公主回京。

这消息一出,满府震惊。这么多年不闻不问,没想到会这样突然要接二公主回京。

元令霜事先得到大姐的报信,心里不再惊讶。但她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她原以为至少会等夏天过去宫里才有消息。这下走这么匆忙,她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这几日都没有睡好。

还有她的老师云先生该怎么办?随她一起回京吗?她还有向云先生提出来。

齐王妃是最不愿意元令霜回宫的,这下宫中下了旨意,她也无可奈何,但还存了一点想把元令霜再带回来的想法。

与王府素来交好的白家那边也得了消息,知道公主要回京。白家的几个姑娘都给公主送来了礼物,都是些小玩物,有些扇子,钗子,披帛,不过闺阁聊表心意。

只是没想到白九郎居然也送了来了一把团扇。扇子上有他的诗,写得并不隐晦。

元令霜这时候那还顾得上这些,只觉得很没有意思,叫人送还回去。不巧白九郎身边的侍女嘴巴不牢靠,居然让蕙娘知道了。

蕙娘气得发狠话要退婚,刘夫人劝她劝不住,到底闹到齐王面前。

齐王如今也是满脑子都是朝中的大事,费尽心思想谋下元学义封世子。蕙娘在他面前气愤控诉白九郎变心,他听了只觉得可笑:“他只不过多看了公主两眼,你就这么大做文章?何至于退婚?”

蕙娘哽住:“我是王府女儿,他这样难道不是伤父王脸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