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直到次日我被传进宫,韦真境才得知我打了人,还是好几个。
我跪在帝后面前接受了一个多时辰的训斥,陛下被我气得不轻,说我越来越行径恶劣:“小孩子打架,姑且可作天真不懂事看待,你已是出嫁的妇人,怎可随意殴打京中贵女?”
这帮长舌妇,竟然诬告我“殴打”她们?
我不能服气,细声嘟囔:“一人一巴掌,怎么就叫殴打了……”
陛下斥道:“你自言自语说些什么?”
我赌气,朝上拜道:“臣女是觉得自己太厉害了,能一人同时殴打那么多的人。”
武皇后被逗笑了,陛下看她一眼,她即收了笑。
此时,有内侍进来通传说:“禀陛下和皇后,韦世子和观国公夫妇求见陛下。”
陛下想也没想,立刻就说道:“不见,别叫他们进宫。观国公夫妇倒好说,再心疼女儿起码不敢违逆君上,就韦真境他那张巧嘴,惯会颠倒黑白,把死的说成活的,朕怕他了,他一来朕就没法教训这个杨仙儿了。”
我竟不知道陛下对韦真境有这样的牢骚。
陛下见我在看他,咳了两声,传令道:“杨仙儿言行骄横,有亏贵女德行,杖责十五,以儆效尤。”
我一听就急了:“陛下怎么能听一面之词就治我的罪呢?还要打我十五杖?就算我是有错,可那些人不听奉告,说我两府的闲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还刻意挑衅,怎么就不罚她们长舌之过?”
“你奉告什么了?所有人都作证,你是二话不说扑上去就打人。”
“没有,明明萧王孙的表妹——”
“什么?你还打了萧家的人?”陛下惊诧,看向皇后问道,“萧家怎么没来告她?”
我:“……”
皇后不说话,单是摇头。
陛下手一挥:“那就杖责二十。”
我甚悔恨自己多言。
但没等到把我架出去领罚,就有浓春台的人来传太妃的话,大致意思就是,韦府子嗣稀少,我杨仙儿和众人起冲突,是因为她们出言不逊,此等恶习是不应助长,更不该责罚维护郧国公府清誉的我,请陛下能宽恕我的一时冲动。
我心里明镜似的,我和独孤氏的争端,主要是她诬蔑我大哥大嫂。
太妃出马,所言虽不是实情,却是为了救我,我一声不吭地望向帝后。
陛下叹口气,扶额:“躲得过韦真境,躲不过韦太妃啊……罢了,免你的罪,回府好好思过,别再惹事了。”
我敬拜谢过,暗自欢喜地起身离开。
别说,跪了快两个时辰,我腿脚都麻了,到了殿外下石阶时腿都在打颤,等在外面的周婳急忙迎上来搀我:“没事吧?”
“没事,没事,差点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