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高校的弊端

魔幻之高校风云 吴成因 3375 字 10个月前

“长此以往,仲永自伤,校将不校。这样的高校环境,又怎能指望培育出一批超级强人,去摘取几块著名的诺北尔奖金牌回国拉下风呢?!古人有一句古语,就是在说明现在这一种情况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一个完美的母巢环境,幼崽们往往很难被真正培育成材。”

“亚耀师弟,我一直有这样的一种想法,那就是要把一楼电视机上,我的那幅枣药丸子涂鸦,给复印上几百份,然后亲自寄给任何一所高校里的每一位校长们。那群执迷不悟的老东西们,他们都该尝尝俺的枣药丸。”

步可能最后说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说了一句调皮话。然后,他咧开嘴,笑得很奸诈,同时也很无奈,很苦涩。

姚亚耀一直听得很专心,一直在不断思索之中。忽然听到了最后的一句,他也忍俊不住地笑了。

也许是说了很多的话,有些累了的缘故。步可能忽然就沉默下来了。他重新在慢条斯理地泡着茶。他还掏出了自己的手机,在上面随便按了几个键。

然后,这个小阳台区的左右两边角落里,摆放着的一对小音箱,忽然自动响奏起了一首洋文歌曲。

一听前奏姚亚耀就分辨出来了,这首是著名洋歌星,火星小哥

unoars的一首《it-ill-ra》。

不知道为了什么,姚亚耀突然觉得,步可能此时放播了这一首歌,也许不止是休闲听歌那么简单,可能有别的用意。

果然,姚亚耀的直觉很准确,步可能忽然开口说了一句,有些难以理解的话: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首歌不叫it-ill-ra,而是叫做it-ays-ra。它也不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而是一首关于信仰的歌曲。”

(下一章节预告:《正义的代价》)

尽管身为知识渊博的学霸,姚亚耀此时还是觉得,步可能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简直是太棘手了。他思索了一下,然后犹豫着说道:

“这个问题,很难用三言两语来回答。如果考虑到了深度和广度的话,我想我需要更多时间做综合整理,才能够较为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

步可能淡淡地一笑,说:“你一时回答不出来,这个不奇怪。估计国内目前除了我一个人之外,从来都没有人研究过这个独特议题的。”

“你刚才说了十六个字,用来形容《天籁之声》这台电视节目。下面我们就依旧用上这十六个字,来做对比切入点,进行一番剖释好了。”

“先来说说全力以赴这四个字。按照我们的现行高校教育体制,60分和100分是没啥大差别的,拿的都是相同的一张文凭。对于90以上的大学生们而言,60分是一个很容易就能轻松抵达的安全区域,所以他们缺乏动力去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在知识大海洋之中。”

“成绩特别优异的大学生,也许会有机会拿到学校里的一些奖学金之类。不过那个太过于僧多粥少了,金额又往往不高。所以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自动放弃去竞争这个官方小甜饼。于是,大多数人在学校里得过且过,虚度年华,坐等拿那张镀金文凭。”

“超过50的大学生们,整个大学生涯都是在各种电子游戏,或者是各类消遣,球类运动里头,悠然逍遥度过的。他们从来没为了某个伟大目标而全力以赴过。知识就是力量,本来是一个高尚的目标指引。不过自从权贵们的名贵小轿车,公然在校园里幽灵出没之后,这个早已经弱化成一个低等信仰了。现在没太多的人,会全身心信服这句话了。”

步可能抬手拿起了茶杯,喝了一小口,然后继续做分析:

“再来说说脱胎换骨这四个字。常有人说大学就是封闭式的象牙塔,温室栽培小场所之类。现行的高校体制,其实有点像是家畜家禽业的圈养模式。各个不同高校之间,多是自我封闭,彼此缺乏互通交流的。他们大多都是在闭门造车,各种纸上谈兵。在校生和著名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一直都不多。”

“读生物学的都知道,完全野生的动物,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它们面临可怕的丛林竞争法则,所以,它们往往要比驯养的家畜家禽们,更富有自动攻击性,不羁且凶悍。如果没有一个严峻竞争的混搭大环境,则意味着很难出现一些,实力强大的食物链顶端领袖型大猛兽。”

“你在诺亚公司的楼下展示厅,应该有看过我个人关于这方面的一个理论:高校沙丁鱼船舱论。一定必须要有敌对鲶鱼来搅局,否则小沙丁鱼们会因为环境太安逸,而自我闷死一大片。”

姚亚耀闻言点了点头。这个高校沙丁鱼船舱论观念独特,比喻贴切,确是很有一些启发道理。

常有人说,国内的大学太过于严进宽出了。能进校门的往往就能,坐等拿那张闪光的文凭了。高考之前很多学子们紧绷着神经,然而进了校门之后,那个气球就长期慢慢在自动泄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