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城市的地标

魔幻之高校风云 吴成因 2693 字 10个月前

“我向来喜欢逛书店,所以是逢书店必入的。我去过的这些国家,几乎每一条道路上,都会至少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精品书屋。其主要品种书籍卖点各异,里头更是人流拥挤不堪。”

“反观国内的主要大城市呢?不仅主干道上书店难觅踪影,就算是有,也总是一家叫做的。里头也没多少很好的精神食粮,倒是遍布着各种中小学的教辅材料书。往来者则清一色都是家长们,读者们就寥寥无几。”

“我们国家的读者们呢?他们都统统去了哪里了?他们为什么都变得不热爱看书了?按照人均拥有实体书数量,或者是每十万人拥有书店数量比率,我国恐怕是全球最为倒数名列前茅的国家了。”王树先生说话的语气,似乎分贝略有提高。他一点也不掩饰他此时的内心不满,以及少量愤慨。

“在数千年以前,在我们的国土上,曾经有过焚书坑儒的一个糟糕时代。姓秦的以为把高级文人的嘴巴给封堵了,他的社稷就能长治久安。后来还不是同样稀里哗啦倒得很快。”副总李少平,不露声色地轻轻接过了话头。

“历史总是难免会有一些重复的。也许,有些世风日下的时代经济因素在吧。他们为了一日三餐而辛勤奔波,为了栖身之地而挥洒汗水,根本没空去看书进修自我。”总裁步可能,亦是露出了一个淡淡的苦笑。

“一个全民不爱读书的国家和民族,是完全没有未来的。贵司居然要用传统书架的外观,来做为未来总部大厦的外观。你们的这个奇特想法,对于我这个建筑师而言,引起了我的许多共鸣感。”王树先生接口说道。

“你们的这个原始创意非凡。在全球的任何一个国家,目前都没有把整座书架的展示形象,来作为一座超高层大型建筑物的公开外观设计的。这个想法简直是太出色,也太适合我们的目前国情了。”

“在我们的国土上,确实是太需要伫立上这样的一栋超高层书架大厦,来唤醒陷入沉睡中的无数国民了。这样的高层建筑如果成功建造出来,如果我没估计错误的话,它将很快会成为一座城市的人文地标性建筑物。换句话说,它就是茫茫黑夜中的一座显眼灯塔。”

王树先生又说了几句话,然后,他拿过了身边的那块薄木垫板,翻页,露出了一张四格状的建筑图纸。这张图纸,正是姚亚耀画出来的那一张简陋大楼外观设计图。

“是谁画出来的这张图纸?他现在在你们的公司吗?我很想和他当面聊一下,了解一下他是怎么会有这个新颖思路的。”王树先生饶有兴趣地问道。他很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天才,提出了这样的天才想法。

当天的下午,三点左右。

在诺亚公司的某专用会客厅的一个角落处,有一个雅致的小茶吧台。

书桌大小的茶托盘上,各种泡茶工具一应俱全。多种精巧玲珑的茶壶,茶杯,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茶盘的上面。旁边有个小书架,上面放置着多种茶叶罐。铁观音,大红袍,红茶,普洱等流行茶叶都有。

总经理助理马小雅,就坐在旁边砌茶。她的身材凹凸丰满,颜值不低。她的举手投足之间,曼妙舒展,别有一种诱惑风情。在茶道的工艺流程上,她甚至还曾专门去过一些艺术学校,培训过了好一段时间。所以,她现在的备茶姿态有条不紊,熟捻且优雅。

看着不远处相谈甚欢的宾主双方,马小雅的心情很云淡风轻,一点都不紧张。

来访者是著名的建筑美学大师王树先生和他的助手,接待主人则是诺亚公司的ceo总裁步可能和副总裁李少平。

马小雅知道,自己的上司们,在商务往来接待上总是能够让不同身份的来访者,始终全过程宾至如归,感觉如浴春风的。

如果来访者是文化界人士,则一般是总裁步可能和副总裁李少平出面接待。如果来者是行政官员,则由副总裁郝银伦出面接待。如果是游戏内务的商务合作之类,则由副总裁蔡明出面处理。他们总是能够轻松应付形形色色的不同客人。

诺亚公司的总裁们都是妖孽。这是马小雅的个人工作经历体会。

例如总裁步可能和副总李少平,两人号称“上知五千年,后知五百年”。不管啥文化界人士来访,啥话题他们都能侃侃而谈,指点江山,把客人们哄得欢颜绽开,眉飞色舞。公司里曾经来过好几拨纯院士考察团,他们两人甚至都能够和高贵的院士们一见如故,高山流水遇知音,一番畅谈就是好几个小时。

如果来的是各级官员,则副总郝银伦自有办法和他们友好交流,观言察色,然后各种称兄道弟。据说郝总以前可是某三线城市里的教育局长,行政级别还不低的。在政商关系的微妙协调处理上,郝总是万年老油条了,各方面从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