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看着还有点道理!”
张教授架起老胳膊老腿三两步就跨了过去,一把抓过试卷细细地阅读了一遍。
捧着这张试卷,张教授心里好像抓住了什么,又好像还差一点。他的手颤抖着,双腿也开始打颤,看得旁边的老师心惊胆战,生怕下一秒他就倒了!
张教授抬头,看着旁边的人,眼里竟然隐隐渗出泪水。
“找到这个学生!我要特招他!”他激动地大喊,吸引了全部老师的目光。
他要亲自找他问清楚!
“哎!老张你别激动啊!老张!老张!”
图书馆里,越青苗正在整理书架。上次赵胜天还回来的那本生物教材和习题册她还没想好放哪里。放生物学书架上吧总觉得混进去一本高中教材很奇怪,单独腾一个空书架放呢有只有一本,太空了。
最后,青苗还是决定把它放在柜台旁边的一个书架上,以后那里就专门放这些可能比较常用又是打印本的书好了。
她把这厚厚的一本书和习题册抽出来,一个没拿稳,习题册就掉在了地上。
摊开的那一面刚好写着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原理相关的一道题,题干中有一句话,“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3位科学家,这3位科学家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
青苗弯腰捡起这本书,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题干,面上不由得带出一丝微笑。她还记得几个月前被她删掉的那个年份,2002年。
青苗并不在意这一点,诺奖级成果一般是发表后二三十年才会获奖,就像屠呦呦七十年代发现青蒿素到了差不多四十年后才获奖一样。这么一算,这个成果八十年代在国外应该已经发表了才对。
对生物学不够了解的她并不知道,三位生物学家共同获得这个奖,是因为这个成果分为三个阶段。这时,第二阶段还在进行中。
青苗把书合上,放到那个空书架上。
今天是高考的日子,也不知道赵胜天考得怎么样了。等成绩一出来,她就找那个小屁孩算帐!
在场大多数人都着迷地看着这一条新闻,尽管不大理解,但是心里是高兴的。
我们国家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了!
其实目前还会来图书馆的,除了一边骂一边厚着脸皮读书的读者,还有那些一直都是只想看到被封锁的国外资料或者先进的技术方法的人。
那些随着谣言来来往往的读者青苗并不在意,她只在意后者。
如果一个人一直人云亦云,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看法,他想必也很难在事业上有出色的成就。只有坚定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理智而敏锐,才更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
他们,才是改变世界的先锋。
等到新闻播完,刚刚那人已经不见了,不知是何时乘乱溜的。
读者们陆陆续续地开始离开,有几个人走之前多留了一下,恭喜青苗,“在您的图书馆我们才看到这么多重要的书籍,真的十分感谢您愿意把书拿出来和大家共享。现在图书馆没事了,真好。”
旁边的人深有同感,“要不是您这里的书,我家村子那边的猪都要病死了……”
“是啊,我也是看了您这里的书才解决厂子里机械故障问题……”
“我家小子看了那些什么计算机书籍,说以后也要考计算机专业,自己制造先进的计算机呢!”
青苗笑着回应,“能学以致用,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复制打开支付宝领红包kxhgwx09l每天领可充值看文哟考场外人山人海,送考的家长自古有之,更别说是这恢复了还没几年的高考预考。
铃响了,考试开始!
赵胜天快速地浏览过卷子,挑自己会的先答。
他考的是理科,有语数外理化生加政治共七门。除了语文数学120分满分,生物50分满分,其他都是100分满分。
几场考下来,语文数学政治没有问题,物理化学勉勉强强,就是英语和生物让赵胜天最发愁。生物作为一门新加进来的学科,赵胜天对它了解最少,复习或者说自学用的的时间也最长。可是没有一场正规考试检测,即使习题都对,他还是不能肯定自己的水平如何。
沉下心来,赵胜天认认真真地看起题目。
这个他会做!
这题也会!
这题也没问题!
顺着看下来,他居然都会做!
赵胜天喜出望外,运笔如飞,刷刷刷地写完了卷子。
后排的学生看到赵胜天的动作这么快,开始还忍不住地想去看两眼,看能不能抄几题,看到后面已经在心里认定他是瞎写的了,撇撇嘴,继续盯着自己的卷子。
全部考完了,赵胜天走出考场和宋明河一起去吃饭。他们很幸运地分在同一个学校考试。
“你感觉怎么样?”赵胜天接过宋明河手中的文具,先关心一下自己的表弟。
“没问题!这些题简直是太简单了……”宋明河眉飞色舞,神采飞扬。预考通常考得比较基础,题目都不算太难。说了半天,他忽然住嘴,怕表哥考得不好。
“我感觉也还可以,大部分都会做。”赵胜天笑笑,他不是一个玻璃心的人。
“哼哼,你要是生物考得不好,我一定要去找那个大姐!”宋明河眼眸眯了起来,手上还不忘做一个威胁的动作。
赵胜天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看着宋明河,“那套书和习题挺好的,高考完是得去拜访一下人家。”
宋明河没听出来他话里的深意,还在叫嚷着一会儿要吃什么。
又是复习了一个月,正式的高考来临。
高考虽然参加的学生少了一大半,它的火热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个家长殷切地地等在门口,不顾七月份火辣辣的太阳,浑身热汗直流,浸湿衣襟。
“这是最后一场考试了吧?”
“是啊!听说是考生物。唉,今年第一次考生物,也不知道我家孩子能考成啥样!”
又有家长抱怨道,“好好的干嘛要加一门生物?”
“谁知道国家怎么想的?加了我们就只能考嘛!不过想来第一次考生物不会太难的。”
教室里,一个个学生正在奋笔疾书。
后世的许多教室都还没有装上空调,更别说八十年代了。几个风扇在头顶转悠,带来丝丝凉意。下午三点这会儿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翻滚的热浪声势仍盛,夏蝉在窗外叫个不停,惹得学生们抓耳挠腮,烦躁不已。
这题怎么写?
那题好像也不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