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漪选了一期工程中最大的一个单位,现在的预售价格高达两万二一坪,包括花园,占地有六百多坪,房屋是两层半。对于现在的经济水平,这个价格也少有普通人担得起,但是她也很快签了合同,下了一半订金。
年底三四天,赵清漪就在和京城各方的亲朋好友的晚上聚会中渡过。
几家电视台一直通过赵景来通系她做一个访谈节目,赵清漪看看其中有一套的节目,那是连外国国家元/首都采访过的。
赵清漪不会被名利左右人生,但是这样的节目向她发出邀请,她还是感到自己的多年坚持没有白费,接受了专访。
元旦期间,1月2号,她去现在的央视旧楼录影棚接受面对面的采访。
这位记者也是精通中英文的著名媒体人,台下有她的亲朋和一些在校的学生粉丝报名来参录加录影。
因为是央视一套的访谈节目,多了一份肃然知性之感,没有那么娱乐至死的氛围。主持人和赵清漪在一组圆桌沙发椅前面对面的访谈。
主持人穿的衣服也是西装革履,而赵清漪也是学院风的打扮,长发披肩,肤色比从前更白了,脸部的轮廓线条分明,只化了淡淡的眼妆和一点唇膏,活脱脱一名高校里让男生们心碎的清丽校花。当然,熟悉她的亲朋知道这只是表象,她是一条霸王龙。
央视一套这样的访谈节目也十分直接,哪有什么无聊的游戏之类的,主持人欢迎了她之后就入主题了。
主持人笑着说:“清漪这一次回国,有没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当然,你可以说是数次经历了衣锦还乡了。你自己怎么看?”
赵清漪微微歪着头想了两秒钟,说:“可能第一次时,那时还小,会觉得‘衣锦还乡’对我很重要,我很想得到冠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样我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现在不是这样。”
主持人和现在的观众都很好奇,主持人问:“那现在有什么不同?”
赵清漪说:“我会享受在两个不同的国度和交际圈子里穿梭带来的新奇感。如果国内的朋友,觉得我是新奇的,那么同样,我也给那边的朋友或多或少带去新奇。国内的朋友如果会关注我,我想也更多是出于他们的好奇心,想知道一个种花学生在国外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可以到达什么程度,从而可以吸取也许可以借鉴的信息。我想只有爱美的女士会更关心我穿的衣服是锦还是麻。”
场上不禁响起一阵掌声,主持人也十分佩服赵清漪的一张嘴,笑了笑说:“那我们来回顾一下你的履历……”
说着,他们也在背景屏幕上列出了她少年时的各种成就和奖项,从校园小歌手,小学英语演讲比赛,到世锦冠军、奥运冠军、奥数冠军、高考状元、哈佛辩论大赛最佳新人奖。
主持人说:“你是怎么样走过这样一段路的?”
赵清漪说:“就像跨栏,没有别的办法,跳过去,不然如果你会甘心,可你可以选择退役。其实我和所有人一样,如果有路可退,我也想退,但我无路可退。”
主持人不太明白,说:“你怎么会无路可退?是什么让你有这种想法?”
赵清漪说:“是生活。我十岁前是乡下长大的,我九岁时母亲就出了意外去世,我觉得那时候,我的世界全都塌了。不但要面对那种悲痛,还要面对生存的现实,我在这个世界的容身之地到底在哪里?我母亲去逝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她一个农村女子要给我撑起一个脆弱的避风港多么不容易,甚至她也会被风浪刮走。我觉得我的生活就是这样,要么咬牙跨过去,要么被风刮走。”
主持人说:“但是你还小,你有别的亲人。”
赵清漪点点头,说:“是,我回到爸爸身边,他也很怜惜我,不过,我那时特别没有安全感。我如果一直是当索取的人,我害怕总有一天,我没有地方去索要任何东西。那时我发现我可以试着去尝试赚取东西,比如那个校园小歌手大赛,奖品有一个书包和一套文具,还有奖状。”
主持人笑着说:“所以,你是为了奖品才去参加比赛,奖品可以给你安全感?”
赵清漪说:“小孩子也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的,当时是为了奖品。努力学习是为了奖学金,原来学习还可以赚钱的,这还比我妈妈当时的工作安全,也没有那样辛苦。”
主持人说:“所以你选择进入体校,因为体育比赛多?”
赵清漪轻笑:“进入市队,就会得到市里的培养了,可以独立。所以,我至今很感谢体育界给我的机会,在我的整个少年时代,体育界就是我的家,我在那里得到了一切。”
赵景感到扎心了,不想面对的事实,但这就是事实。他真的没有什么作用,其实漪漪心里都清楚。
主持人说:“你的文化成绩也一直很好,很多运动员因为要花太多时间训练,无法兼顾文化成绩。你是怎么做到的?”
赵清漪还是隐藏了一些技能的,她也确实读书了的。
“我决心好好读书时,发现我记忆力比较强,而我父亲青花毕业,他有很多书,当时我刚来京城,没有什么朋友,不喜欢讲话,那些书陪我渡过了最寂寞的时间。然后,我一有空就读书,任何碎片时间。我越读感觉潜力越大。比如一厘米厚的拉丁文词汇书,我可以在十二个小时里读两遍,大约记住90%,我之前没有正式学过拉丁文,大学里很多学生高中时就学过,我必须跟上去,我只能用一个周末的时间来突破性的提高词汇,用一个月的时间适应,最后基本就跟上去了。这门科目也从差生到考了a,我觉得这个挺有成就感的。”
在场人无不惊叹鼓掌,主持人说:“这样把书一大口吞下去,受得了吗?”
“当然很累,但是在那里,人人都这样。”
“人人?你是说美国和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都是这样的?”
赵清漪点头:“是。他们的考试难度绝对不会下于国内。真正休息的时间也仅限于感恩节和圣诞节,也许很多人也不会休息。因为少年时候学习比成年后要容易,他们很明白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不会错过这个时期。”
“但是国内在提倡给学生减负,如果是你,你是反对这么做的?”
赵清漪摇了摇头:“我也没有反对,每一个个体不一样,当然也存在学生不堪重负的情况,适当的减少学习是有益的。但是在任何行业,想要做出什么成绩,没有这么简单。种花有句话叫做:不疯魔,不成活。我个人并不觉得国内的基础教育有什么不如人的地方,国家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其实也是像哈佛这样的人文综合学院所崇尚的。”
主持人说:“所以,美国的孩子也是这样负重而行才能考上好的大学?”
赵清漪说:“当然了。不一定人人适合高强度的,我的大学同学中就算是参加许多社会活动的人,他们也不是‘快乐学习’玩出来的。现在很多有钱人去移民,想让孩子避开高考,但是要被国外最好的大学录取也逃脱不了竞争。而且孩子太小,到了国外也要适应的,极有可能在国外,你的孩子没有什么同学圈子,同样在国内也没有,到时也会有一种尴尬境地。”
主持人说:“但是你没有这个问题。”
“我是成年后去的,不一样。如果我十岁时就把我送国外去,我也可能不行。当然,我的认知也不全面,我只陈述我看到的冰山一角,我无法对别人负责,具体的情况还是要家长们调查统计后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