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第八章 朝堂与江湖

……

宿舍中的另有三个女生,一个是京城人苏雪,周末回家了,另外两个却在的。

张丹丹吴州人、顾筱是汉州人,两人也是小憩之后要去图书馆了。

京城大学的学习氛围很浓,全国能进京城大学的人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当然少不了勤奋。

“漪漪,你下午要不要看那本《奥德修纪》?我记得你借到了这本书。”顾筱朝她问道。

现在是九八年,书并不像后世一样泛滥,况且作为中文系的大学生,需要读的著作太多,大家当然都是借书读的。

赵清漪大约是穿越灵魂叠加,精神力超强,速度很快,记忆力也极好,一般书读一遍就能记住关键句和大体内容。

再加上原主记忆中已经读了许多书,她花在那些必读书上的时间就少得多了。

她除了功课之外,一个星期要快速重读原主读过的两本书,并且新读一本中等部头的新书。

而大学的教材内容有原主记忆,在课堂上用功认真已经足够。

赵清漪道:“我已经看完了,你拿去看吧,下周三还我就好。”

张丹丹讶然:“你两天就看完了?”

她不是两天都空的,有功课,像今天早上她就要去当家教,还能看完这样一本书。

赵清漪说:“晚上看得晚了一些,看完了。”星期三借来后,她功课很快做完,就一直看到两点。

京城大学是不拘学生在图书馆熬夜的,熬通宵读书的都不少。——有人为考国内的研究生的;还有人削尖脑袋想要出国读研,正在攻托福之类的。

张丹丹可不会认为她是随便看看就忘,一个全年级第一的学霸,看书能随便吗?

想想自己在老家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到了这里总是被打击自信。

忽然,门外有女学生来叫:“617室的赵清漪,你的电话!”

现在正是大规模装电话的时候,不过她们这种老宿舍大约要明年才换新电话。

所以,除非有手机或小灵通,外面的人打电话来要找人还是要打到管理员办公室。

赵清漪去接电话,听到电话中赖彩凤哭泣的声音,她说爸爸赵建华坐别人的摩托车摔了,在医院拍片发现是骨折了,需要开刀矫正。

赵清漪倒不记得有这事,不然虽然赵建华对她不好,她也不至于不作为。

“手术做了没有?”

赖彩凤说:“还没有,这要交一万块钱,现在家里也凑不出来,我向你姑借也是没有,我真是没有法子。”

赵清漪不会说自己有一万多块钱的,不然手中一定留不住。

赵清漪说:“家里不是存钱想盖房的吗?一万块都拿不出来吗?”

此为防盗章九十年代,从南方坐火车硬座到京城,绝对是精神肉体的双重折磨。

赵清漪对中国高铁无比怀念。

她坐了两天一夜呀,佛主呀!

下车时,她的脚都是飘的,拖着廉价的大行礼箱辗转出了站。

正值开学季,京城是高校聚集的地方,许许多多的高校迎新人员到了车站,举着牌子为新生指示。

她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入学时也是这样景况。

找到了“京城大学”的牌子,热情的学姐学长们接待了她,带她上了校车。

许多校友是由父母送来京城的,而她是自己来的,坐车来京城太远太贵了,赵家多来个人也不合算。

看到“京城大学”那传统古朴的大门,赵清漪心潮涌动,可惜现在没有手机,不能拍照留念。

和校友们进入优美的校园,然后依照院系专业找地方报道,被安排了宿舍。

学生宿舍也是分等级的,300元年、500元年、800元年。

赵清漪虽然生活节省,但是一年就这几百上千块,还是不差的。

她也要多加考虑一分,比如助学金,住得太好,别人还以为她很有钱,助学金只怕申请不下来。

但是住得太差,环境不好,会影响她的生活学习状态。

于是她报了500元一年的。

……

她终于投入到了新的学习生活当中去,要完成原主的执念,她人生中最骄傲和快乐的事。

开学后一个月,她开始勤工俭学,找了一份家教工作,如此可以开源节流,刚好平衡她的财政收支。

其实她还有点钱,交了学费住宿费后,她手中还剩1800来块。

但是她也明白家里是不可能寄钱给她的,将来一切要靠自己。

赵清漪本尊是会炒点股票的,当年运气好还赚了十来万,她当时开的车就是炒股赚的钱买的。

现在是九七年,正值股灾时期,也就不要妄想自己比巴菲特更牛逼,能在股市赚钱了。

况且,想赚钱的话,1000多元在股市也难有作为。

秋去春来,她在九八年过年也没有回过老家,家中也没有装电话,所以她无法打电话到家里。

但是,她寄过东西回去,并写了信,赵清河是初中生,是能够看懂信的。

她也给陈校长、朱主任等从前帮助过她的好人寄了信和京城特产。

很快大一生活一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