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章 澄心堂

天才收藏家 白马神 3262 字 9个月前

“不过话说回来,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经有段时间高仿纸的质量是相当不错的。”

方明的这一句话顿时又把刘含烟和宋雪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哪个朝代?”

“明清,特别是清朝以来,仿制的历史上的名纸是很有名的,我们刚才所说的一些名纸,比如说澄心堂纸、薛涛纸都有仿制。不过,这个时候仿制的纸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说,澄心堂纸主要是斗方形式的,纸质比较厚,甚至是可以分层揭开的,而且多为粉色,上面画有泥金的山水、花鸟等等,还有长方形的隶书红色的印,印文增多为‘乾隆年仿澄心堂纸’的字样。至于薛涛纸,在这个时候则是一种长方形的粉红色的小笺了,上面也象仿的澄心堂纸一般人印,印文则为‘薛涛笺’,这多用作信纸。“

“除此之外,还有仿制的金粟藏经纸,明仁殿纸,这个时候所仿的纸,质量都极好,而且上面往往也都留有仿的小印,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时候的高仿制作者还是很有职业的道德的。”

说到这里,方明自己也笑了起来,这种行为就象是做假的人在做假的东西上明码标价一般,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仿的,现在的人可没有这样好的“良心”了,都巴不得让人看不出来这是假的。

“对了。”

看着桌面上的纸,方明突然心中一动,说:“宋雪同志啊,那砚台我借给你了,你刚才也答应给我画幅画什么的,画的时候可得用上这澄心堂的纸啊,这样的纸绝对可以千年不腐,我可是要传给我的子孙的,数百年之后肯定是借钱货啊。”

刘含烟乐了,说:“方明,你这可是打的好主意啊。”

“嘿嘿嘿,我是生意人啊,自然要精明一点,对不对?”

方明说着,定定地看向宋雪。

宋雪原来想着不答应的,但是看到方明摆出的那一幅架势,分明是说你如果不答应我就不借砚台了,最后只能是无奈地点了点头,说:“好吧。”



第273章澄心堂

“澄心堂纸?这又是什么样的一种纸?”

刘含烟已经让之前方明和宋雪所说的那些名纸的特点特别是“传说”故事所吸引,此时就像是一片好奇宝宝一般,而且她还主动拿起咖啡壶给方明倒了咖啡。

“所谓的澄心堂纸,指的是南唐微州地区所产的一种宣纸,因为薄如膜,坚洁如玉,而且光润如玉,就算是五十尺为一幅的长度,从头到尾的颜色均匀而无变化,而且厚薄程度如一,极为难得。南唐后主李煜特别喜欢这样的纸,特别用自己读书和批阅奏章的地上——澄心堂来收藏这样的纸,成为宫里长期使用的纸,所以就称之为‘澄心堂’纸。这样的纸,不仅仅质地优美,而且都可以说已经超越了纸作为书写工具的程度而成为了一种艺术品了。同时,由于这种纸传世极少,所以价值是极为宝贵的。”

“哦,你怎么如此肯定这就是澄心堂的纸?”

宋雪听到方明的话,心里也是一紧,她之前之所以买下这一批一共三刀的纸,当然就是觉得它是澄心堂纸,买回来之后她也用这批纸书画过,从特性来说确实很象就是澄心堂纸,但是她毕竟不是鉴定方面的专家,心里自然不敢肯定。

此时就算是听到方明如此肯定,还是想追根究底一番。

唐宋以来,籍信笺等的用纸已经比较普遍,又因为各式的纸所用的原料和工艺的不同导致它们之间的性质往往也有较大的区别,虽然说象宣纸这些纸有着“千年寿纸”的说法,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些纸还是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老化程度和特征,这就是收藏鉴定纸的依据。

“澄心堂的纸有它的特殊的特征。”

方明想了一下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一个高倍放大镜,虽然说自己有异能在手,但是为了方便他现在也已经养成了随身带着一个高倍放大镜的习惯——这也是玩古董收藏的人常见的装备之一。

把放大镜递给了宋雪,方明说,“你自己看一下这纸的纸面,看看有什么特别,特别是纹路方面。”

宋雪接过放大镜拿了过来仔细地观察起纸面来,一会之后抬起头来说:“它的纹路好像是斜侧到一边的,仿佛有龙凤在飞舞一般。”

方明点了点头,说:“是的,没有错,这就是澄心堂纸的特点之一。同时,宋版书纸的质地比较软,如果我们把这纸拿在手上,马上就可以感觉到这样的特点。”

“真的?我看看。”

刘含烟一边说一边从宋雪的手里“抢”过放大镜,看了一会之后惊讶地说:“竟然是真的?难道说所有的澄心堂的纸都有这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