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皖南画派又有称之为新安画派,或者是黄山画派等(事实上这个时期对该画派的称呼比较乱),指的是明末清初时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徽籍画家,这些人的画往往擅长于用笔墨来画山水,并借景抒情来表达自己心灵上的豪逸之气,从理论上则主要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所以最终形成的风格干枯清淡和幽冷。
严智的脸色一变,马上往前一步,拿起了刚才放回到桌面上的墨仔细地看了起来,好一会后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说:“方老板,你说得对,这确实不是清代的墨。”
严智是这方面的高手,方明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如果还看不出来的话那真的是瞎了眼了。
墨上的梅兰竹菊四友从刀法来说确实不是清代的精细而柔绵,相反是雄奇而有力,特别是那几片竹叶更加是表露无遗,这样一来把眼前的这一块墨鉴定为清代就有一点站不太住脚了。
“哼!光是凭这一点还是没有办法断定得了这是假墨。”
没有想到方明竟然能够看到这一点,谢石愣了一下,不过马上就又反应过来,事实上这一点他在之前请教的那些高手也提出来了,但是最终并没有能够下定论说就不是清代的墨。
“你说的时代总的风格自然是对的。”
这是早就已经有定论的,谢石否认也没用,关键是就算承认了也无关大局。
“难道说清代的人就不能有明代人的雄奇有力的风格的?”
周围的人听到谢石的话,都轻轻地点起头来,这个说法是成立的,这是因为明代在清代之前,所以清代如果有人模仿了明代的风格,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当然,如果反过来那就不成立了。
“没有错,确实是如此!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
“前代的风格后代是很有可能出来的,反之就不可能了。”
……
周雅芳一直没有出声,但此时眉头却轻轻地皱了一下,她也觉得方明的这个说法不是说没有道理,但是却不能光凭这个就断定眼前的这一块墨是假的——最多的就只能算是“存疑”罢了。
“啪!”
严智轻轻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心想自己怎么今天如此失常,一听到方明的话马上就不淡定了。谢石说得一点也不错,光是凭这个是没有办法确定眼前的这一块墨是假的。
谢石一听到有人支持自己,顿时得意了起来,而且还得意地看向了方明。
方明哪能不明白谢石的意思?
“我刚才说了,有两个方面可以断定这块墨是假的,我才说了一个,第二个也就是上面所留的字才是最重要的。”
第149章墨模
“原来是严老啊,他可是个专家。”
“我可听说了,他可是藏有块元墨的,那东西现在可是宝贝得很啊。”
“真的啊?这了太牛逼了吧?不愧是我们宁东市玩文房四宝的高手啊。”
……
谢石犹豫了一下,打心里他是不想严智上手自己的这一块墨的,但是严智又已经明说了他自己就算是看了也不会说什么,同时又因为对方都也是同行、而且听周围的人的议论也是个很有威望的前辈,担心拒绝之后日后再碰面的时候对方会找自己麻烦,最后终于还是点了点头,说:“行。”
严智点了点头,把方明放回到桌面上墨拿了起来,这也是规矩之一,物件一个人上手之后不能直接递给另外一个人,而是放到桌子上,以示没有破坏,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直接递给另外一个人时万一掉到地上的时候不知道是谁的责任。
整个店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没有出声,担心会影响严智的鉴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谢石死死地盯着严智,他已经做好准备,如果对方说话就马上就阻止。
方明平静地站在那里,也没有说话,对于眼前的这一块墨,他已经是心里有数,至于严智怎么样做都对自己没有影响。
半个小时之后,严智才把手里的墨轻轻地放回到桌面上,果然没有说什么就站到了一旁。
“谢老板,其实严老说出他的判断对整件事情也没有丝毫的影响,因为方老板已经说出他的鉴定结果、也没有办法改变了不是?”
看到严智已经鉴定完毕退后,周围有人说话了,而这个人的说法马上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因为所有人都想知道严智的鉴定结果。
“好吧……”
谢石想了一下,发现这话也有道理,不过马上就又补了一句,说:“不过,严老只能说出他鉴定的结果,同时,方明不能再改他的结果。”
方明心里暗暗鄙视谢石,这分明是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
“没有问题,我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严智也点了点头,说:“没有问题,我的结果和方老板的相反,我认为这墨是真的,它确实是清代曹素功所制的墨。”
曹素功是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原名圣臣,号素功,是安徽歙县人。曾经做过官,因为不如意,就回到故乡制墨,最初的时候是借用名家吴叔大的墨模和墨名开店,后来因为所制的墨越来越好,声名远扬,后来把店迁移到苏州、上海等地,经常给权贵或者是名人制墨,影响很大,更加是得到“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美誉。
周围的人听严智说那是曹素功所制的墨,顿时炸了窝。
“曹素功的?这可是个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