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在目视距离内

百炼成锋 赤虎 5425 字 10个月前

跟在后面的追捕队员,一路上可谓饥寒交迫,安锋走过的宿营地,他会把东西扫荡一番后,留下点足够勾人心肠的残羹冷炙,比如:一点点燃烧过的炭火,满地食物包装袋,偶尔还留下一坨冻硬的粥团,三分之一块风于牛肉片,以及五分之一块茶砖……天地良心,安锋留下的食物残块从来不够一个人份,而且绝对不够营养,但那些食物的残香却勾得人饥火难耐,勾得人垂涎欲滴,勾得人愤恨不已。

这人怎么那么喜欢吃独食,嗯?

当然,一路上安锋丢下零零碎碎的东西虽然多,而且种类丰富,但对于追捕队来说,这些东西却几乎没有用处,比如他扔下的电池,绝对是电量耗光的电池,他扔下的鞋子绝对鞋底已经磨破,他扔下的碳素笔绝对写不出字来,他扔下的羽绒服铁定拉链坏了,即使穿在身上,也无法防寒。

这些丢弃物很分明的标示出“扎喀贡”的前进方向。其中几种巧克力的牌子,喀泽已经记住了,在即将走出群山的时候,喀泽遇到过一例其他驮队与安锋的队伍重叠在一起的现象,他就是通过安锋他们丢弃的包装物,准确的重新确定了安锋的走向。

下到山脚的时候,一阵急雨飘来,喀泽躲无可躲,他们牵来的猎狗躲入驴肚子下,而几头驴则被急骤的雨粒砸的嗷嗷叫,在追捕队员的反复安抚下,这些驴才没有四处乱跑。

不一会儿,骤雨过去,喀泽举起望远镜寻找“扎喀贡”的踪迹,这时候在他前方的草甸上,三三两两的散布着四五只队伍,喀泽一个一个的望过去,但他马上就不用寻找了,因为他看到正用狙击枪瞄镜观察他的“扎喀贡”。

没错,四头毛驴。除了一米九二的“扎喀贡”外,队伍里其他的人是孩子和妇女。三个人都穿的很精于,身上的羽绒服并不臃肿,闲得很精神,他们都戴着头盔,“扎喀贡”的头盔面罩掀了起来,他一手拄着一杆泰戈尔狙击枪,一手举着狙击枪瞄镜。

喀泽的望远镜往下移,他仔细观察着那杆泰戈尔狙击枪,枪身很旧,担保样的很好,零部件上都带着一层淡淡的油光。枪口塞了一个防尘绒球,弹夹用的是15发的中号弹夹,不过那个弹夹磨损的很厉害,看样子是旧货。

喀泽的望远镜继续延伸,然后他看到了牵毛驴的努尔。

努尔穿的也很精于,小棉裤小棉袄,腰上还扎了一副小武装带,连头盔也是小号的……喀泽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扎喀贡”从哪里找到这么合身的小孩服装?不过这个念头闪过之后,喀泽又觉得无关紧要。

现在是荒郊野外的,不管“扎喀贡”从哪里找到了合身的小孩衣物,重要的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追逐,追捕者与逃亡者终于走到了彼此看得见的距离

努尔走在队伍前列,他手上牵的毛驴有一副空鞍子,鞍子边长长短短挂着无数累赘。而努尔表现的像一个很高的探路者,他一手牵着毛驴,一手里挥舞着长长的、像钓鱼竿似的长杖,用杆子敲打着前方的路面。遇到水洼他就用这竹杖戳下去,试探一下这水洼的坚硬度遇到冰块他就用这竹杖敲碎冰块,以防止冰下隐藏着裂缝。

努尔后面行进的是丽莎,骑毛驴的丽莎,鞍子上拴着另外两头毛驴,这两头毛驴身上是驮架,以及两支ak47步枪。这时候,两头毛驴距离安锋已经有一段距离,喀泽随手一竖拇指,测算到毛驴距离安锋大约300米。而那两头毛驴背上的驮架,基本上半空了……看来他们的物资也快消耗完了。

突然之间,努尔停顿下来,他身子一扭,扭到毛驴鞍子边一伸手,取下一截黑棍,只见那黑棍忽的弹起来,变成一个黑色的大伞……似乎前方又下雨了

“扎喀贡”的面庞隐藏在偷窥下,脖子上套着飞巾,手上戴着露指手套,但他露出来的指头上,有套这一层薄薄的羊肉手套,几乎没有任何皮肤暴露在外,喀泽也是同样的,他穿着一身斑驳的迷彩军装,戴着车臣真理战士曾经戴的军帽,戴着一副坦克兵的防风墨镜,阿拉法特式的黑白方格方巾,将眼睛之下挡得严严实实,他同样戴着露指手套,但他没有套上羊绒手套挡寒。

喀泽一直认为自己这群人是土豪,拥有充足的物资以及丰富的山地经验,还有足够的人手。但是这一刻,他回身望了望自己的队友……岩鹿还在,已是满脸大胡子、浑身疲惫10名驮夫只剩下7个人,他们一身污迹,步履蹒跚。毛驴只剩六头,上面基本没什么东西了。

反观前方的逃亡者,他们似乎活的很滋润,一身得体的服装,收拾的很于净很利落,仿佛要去谁家做客……也就在这一刻,喀泽忽然觉得自己好像遇到土豪了,原来自己才是屙丝。

望远镜里,对面的扎喀贡忽然放下狙击枪瞄准镜,而后他比了个手势……喀泽忽然觉得毛骨悚然。

对方比的手势是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鄙视手势,是美国大兵或者美国拳击运动员最喜欢用的。

第三百二十六章你在目视距离内

这个空投包是安锋亲手收拾的,他自然知道这里头有什么。

努尔在对面跳脚催促,但他不敢喊出声来。安锋一俯身,从空投包里找出一串绳索,慢条斯理过去,从树上解下原先的绳索头,挥手让努尔牵引绳子。

等努尔将新绳索拽过去,并固定在树上,安锋将新绳索的这一头直接拴在空投包的一个支架角上,而后从空投包里取出一件件独立包装的包裹,吊上绳索,往山那边传送。

这个空投包大约有ru厘米宽,一米八长度,四十公分厚度。整个空投包总重量约0公斤,而里面每一份独立包装的小包裹都是40公分宽,ru公分长,厚度公分。各个方方正正的。而这些小包裹,每个都可以快速的吊上滑索,然后迅速转移到安全地方。

空投包被扔在山峰最高处,贴近一块岩石所在。而对面山岗上,宿营地所在土围子位于山峰背风处,相对高度略低于空投包所在位置,所以包裹吊上了绳索,便按照自由落体规律自动向对面滑去。

前后仅用了10分钟,整个空投包中的东西就完全掏空了。安锋解下绳索,重新系到树上,而后顺着绳索滑到对面。这次他在树上打得绳结是渔夫结,这种渔夫结只要沿特定方向使力,绳结就会自动滑落,但如果使力的角度不对,则绳结会越拽越结实。

等安锋沿特定角度连荡几下绳索,绳索的那一头从树于上脱开,安锋顺着荡悠力回收了登山索,而这时候,努尔正坐在地上,用羊角匕首奋力的与那些小包裹搏斗着——这些小包裹都是用塑胶封装,绝对的密闭保鲜,而且能防碰撞便于搬运,只是切开时需要很大力气。

安锋先去把绳索盘好放到驴背上,丽莎走过来翻检着一个个方砖一样的包裹。包裹上的文字大家虽然都看不懂……安锋是装看不懂,但大多数包裹上还有形象的图像标志,这些,大家模模糊糊看懂了。

安锋先拿出其中一个包裹,上下看了看,他接过努尔的羊角匕首,他一刀切开了这个包裹,哗啦一声,包裹里面的手台与电池掉了一地。

努尔欢呼一声,抓起一部手台接通电源……手台背面还沾着微型耳机。努尔摆弄几下,将耳机塞入耳朵中,对着步话机“喂喂”的玩耍起来,等他再一回头,发觉安锋又一刀切下,另一个包裹被切开了,满地掉的是巧克力方砖。

接下来,安锋到不急于切开包裹了,他将巧克力等食品包裹摞在一起,仔细置放在毛驴驮架上,而毛驴驮架上原先那些食物都可以扔了。

这些空投包裹外面都用厚厚的防水塑胶封装,搬上驮架后,只需要用绳子捆一捆就可以带走。

丽莎欢呼一声,她在其中一个服装标志的包裹中,发现一大盒高弹力羊绒衫,这羊绒衫都卷成一个个小卷,抖开小卷会发现一件婴儿式小毛衣,但这件高弹力羊绒衫,即使一个大胖子穿上也没问题——这种克什米尔羊绒衫,一件成人的羊绒衫可以穿过一个戒指,但它的保暖系数却相当于两件羽绒服。

当然,空投包里的保暖物资当然不止羊绒衫,还有羊绒裤、雪地靴,以及紧身的防寒服、各种雪地镜等等……

以这个空投箱为契机,安锋迅速把这支逃亡队伍武装到牙齿。三个人当即把自己的旧衣服全部脱下来,换装成空投箱里的新式“高大上”防寒服,三个人还配上三具雪地头盔,脚上穿了宽阔的滑雪板,手拄着的登山雪杖也换成碳素的,而脱下来的衣服则被他们小心地叠好,放在土围子的角落里……

今后,路过土围子的人们如果觉得衣服单薄,可以把这些旧衣服随意取用——这也是驴客们相互间的默契了……

三付登山头盔配上通话耳机——安锋好心的将通话耳机频率全部调测出来,这样,三个人之间就可以通过各自手台保持密切的联系。

用了这个空投包的物资,三个逃亡的人顿时从穷酸屙丝变成了镶金的土豪。而空投包里还有固体酒精块以及能燃烧很长时间高能炭块,这些东西只需划一根火柴就能点着,前者可以用来做饭,后者燃烧起来则可以用于帐篷内的取暖。

在这个宿营点歇息一天后,安锋将能带走的东西全部装上了驮架,带不走的一部分物资则摆在土围子一角,以方便后面的旅行者取用,实际上是为了方便阿盖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