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吧,我开始作弊了

百炼成锋 赤虎 5472 字 9个月前

安锋打开了机舱门,赶紧钻进去稳定飞机重心,他在机舱里伸手招呼,张着大嘴的阿盖尔:“快上来。”

阿盖尔遗憾的看了看肩上背的仪器,发了片刻呆,他毫不犹豫、毫不怜惜的将电子设备扔下了山谷……、

坐到飞机上,安锋启动飞机,这架飞机的发动机声非常轻微,整体音噪与自行车轮子空转的声音差不了多少,当飞机腾空的时候,阿盖尔伸着脖子看了看安锋的脚下,望了望刚才那块岩石,发现上面空空荡荡,显然,安锋刚才携带的东西他又被他收了起来,可是收到那里去了呢?

张着嘴发了一阵子呆,阿盖尔闷闷的说了句:“现在科技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不能不说,阿盖尔真相了。

阿盖尔的文化程度不高,只是高中水平,但从平常大家讨论的闲言碎语他也曾听过一点风声,比如有很多人曾谈论起物质的空间传递,英国有部uu年代的间谍电影,曾经演绎过相似内容,电影中克格勃就掌握了空间传递物质的本事,所以阿盖尔以为地球文明实现了电影特技中早已实现的的科技。

这就对了,安锋并不想过多解释,他驾这小直升机快速的沿着山岗飞行着——这家小飞机就是现在科技的顶尖体现,小飞机的引擎采用了莎曼博士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引擎进行了去“上帝粒子”处理,整个引擎的重量几乎忽略不计,也正因为如此,飞机的重心变得有点不均衡。

安锋没有独立设计新一代飞机的打算,他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经历,所以就现找了一架民用直升飞机进行改装,拆除了原来的引擎,直接装上了存放在核潜艇的零重力引擎,而原先飞机是经过精心设计重心的,头部引擎突然没有了重量,自然飞机有点重心不稳,不过由于尾翼部分的轻钛钢龙骨架也被换过了,换成零重力物质,所以整架飞机的重心还在中轴线上,只是起飞落地时有点不稳。

现在,这架飞机上,能体现出重量的只有飞机的外壳部分,以及电子设备部分,这些东西整体重量加起来不足100公斤,所以引擎无需满负荷运行,它贴着山梁移动起来,灵巧的像燕子,轻盈的像一只蜻蜓。

再度飞过一座海拔70uu米的山峰,安锋随手打开了无线电信号接收仪,将信号调制空投箱所发射的波段,屏幕上出现了一连串亮点——为了这个行动,空军出动了100余架次,在附近投掷了约uu个空投包,每个空投包里装着备用电池、防风雪帐篷与睡袋,两人份三天的野外食品,有些空投包里还有一些相应的野外生存设备,比如野外炊事炉、气压表、高度表等等,甚至还有发报机、夜视仪等高端设备,但同样的,所有的空投包里都没有武器。

这些空投包每个净重l10公斤,包裹在白色的缓冲气囊中,当空投包与地面的位置是个位数时,空投包上的相应设备启动,微型爆炸装置炸断降落伞绳,爆炸气体迅速给气囊充气,等空投包降落到地上后,充气刚好结束,膨胀起来的气囊就是最好的固定装置,将空投包牢牢地夹在岩石缝中,冰雪裂缝中。而被炸落的降落伞会顺着风继续飘浮一段距离,远远的与空投包分开。

这种降落伞是一种特殊物质组成,水溶性纤维物质制作的,让坠落在地面后,如果最近有降雨,它就会迅速在水中融化,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没有降雨,它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变得“腐烂”,让人分辨不出来降落伞的形状。

按规定,安锋如果根据无线电定位信号找到这些空投包,可以用随身的佩刀割开气囊,然后将背囊状空投包整个带走。因为包里没有武器,所有这些包不具备危害性,即使落在别人手里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如果安锋不想带走整个空投包,也可以从里面取走换洗的衣物,补充食物,以及更换电池。

说实话,这些空投包里的物资,质量都不错,安锋虽然用不着,可也没有便宜别人的意思,现在他给自己开了作弊器,也就不怕耽误时间,所以他驾着飞机,沿着空投物资的标注点,一个一个的将这些空投包捡了起来,存放进自己的“时间门”里……空投包内的信号发射器可以持续7个月的发射定位信号,7个月后,这些空投包究竟落在谁手上,上帝也不知道了。当然,包里的物资虽然个个都是精品,但把他们都说成民用设备也可以,随便被任何人捡到手里都会认为只是登山队留下的补给物资而已。

空投物资散布在印度河谷两侧,一端位于南伽峰与嫩贡山山脉北麓,一端位于喀喇昆仑山南麓,另有几十个较大的补给点,位于安锋可能的前进线路上、以及逃跑线路上,后者安锋不去触碰,他把那些无关紧要的补给点上所有的空投包全部捡了起来,如此环绕印度河谷飞了个圈子,也等于充分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与地形,当天夜晚,安锋在距离巴控停火线三个山头的位置,降下来直升机,准备安营扎寨。

扎营用的帐篷当然是安锋从“时间门”里拿出来的变色龙帐篷,这种帐篷可以采用“立体化”原理,根据周围的光线变化、随时随地模仿出完全立体的、栩栩如生的环境色。安锋选的扎营地点是两个岩石缝隙中,这块地方完全背风,正好是一个山峰的凹陷处,新搭起的帐篷填塞在两个岩石缝中,哪怕人走到跟前,也只会看到两块岩石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大块的岩石隆起……

他们整整提前了一周抵达潜伏位置,这一点安锋并不打算让别人知道,所以他安置好藏身点后,没有向上级部门发出抵达的信号。

:诚挚向各位读者致歉,我这个没志气的,因为贪看世界杯,结果断更鸟……捂脸走

第三百一十四章好吧,我开始作弊了

唯有亲身经历才能知道:主峰海拔六千米的山脉与主峰海拔八千米的山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当主峰海拔六千米的时候,也许附近会有多座山峰海拔接近或者超过六千米,但这样的山峰数量终究有限。

可是,到了主峰海拔八千余米的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超过六千米的山峰已经比比皆是了,而这里海拔超过七千米的山峰数都数不过来。

当地大多数山都是由这样高海拔陡峭山峰组成,但这里并非人迹罕至,稍稍平缓的山坡上,只要附近有泉水,一口泉就是一个定居点,十户人组成的定居点就是一个村落,或者是一个部族。部族最稠密的地方,就是那条攀登喜马拉雅主峰的旅游线路——那条大路上每年有数万登峰的旅游者,沿途有无数部落依靠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而生。而其余地区的部族虽然稀少点,但每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必定存在一个定居点。

山区这些部族,大多数地盘意识浓厚,非常排外非常护短,又非常难以交流。这些部族将他们门前的山路看得极为珍贵,外地人的靴子如果踏上这条通道,光掏钱还不行,许诺能给部族带来繁荣,也不可以,必须让部族头领对你有好感……

中情局预测,如果想要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打通通道,抵达目标所在区域……光是与沿路各个部族交涉,获得他们的许可,有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至于想不惊动躲藏在六千米处的那位“精神领袖”,就更是痴心妄想了。

据悉,那位精神领袖居住的一个缓坡草原上,在那片缓坡草原上处处都是道路,一旦对方被惊动了,随便找个山沟一躲,再想寻找到他,所需要花费的精力、人力、物力,以及资金,都将是一个庞大的数目,而一旦在山区的搜寻行动引来部族的敌视,更将引发一场外交灾难。

所以,在这一刻,安锋更深切的体会到这次独狼行动的意义,这个地方果然不适合大部队深入。

但是,两个人的力量就真的行吗?

好吧,安锋有“时间门”作弊。

两人一边小心地探路,一边注视着仪器所接收到的信号…当然,如果不是现在科技技术手段,已经达到了核电池的微型化,光是阿盖尔肩上背的这副信号接收器,所需要携带的电池重量就是一个大大的麻烦。

阿盖尔手里拿着电子仪器,需要大能量电池提供能量,有“时间门”作弊,电池什么的不是问题,安锋“随身”携带的电池不仅提供了仪器所用电量,还能源源不断的供给防寒服所需电量……但安锋“随身”携带的岂止是这些。

跟在后面的安锋负责警戒,他提着枪紧紧地跟在阿盖尔身后,小心地周围的环境。

这里因为高山寒冷,热量大量的丧失,如果使用红外线望远镜来观察四周,看到的可能是一块一块的冰冷的岩石——在这种冰冷的环境中,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信号会快速的消失,而且他们为了保温,都穿了厚厚的、可以防止红外线散发的保暖衣物,使得红外线探测仪难以察觉可疑目标。

但……幸好安锋还有超视感觉,不依仗红外线,单单凭自己的超视感觉,他的目光越过了附近的山梁,甚至看到山后的情景——当然,这么做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

这片无人区域非常不好走路,大多数山路,安锋与阿盖尔要展示自己的徒手攀岩技术。他们艰难的翻过一座座岩石,每当感觉手指酸痛,体能下降,呼吸喘不过来气的时候,两人寻找到一个背风处,支起防寒帐篷,躲在帐篷里替自己煮一杯滚热的可可脂,借助红外线烤炉活动一下手指……往往这个恢复活动需要数小时。

这次休息的时候,阿盖尔摆弄着无线电接收仪,神情懊恼的嘟囔:“还没找到下一个补给包啊,我们明明已经走了八英里,怎么会没有了呢?你瞧,距离我们最近的信号,至少还有十英里,我们今天赶不过去。”

在这个高山缺氧的环境内,即使阿盖尔这样的壮体格,身上只背着五公斤重的无线电信号接收仪,行进速度也快不到哪儿去,他每走一步路都要喘息一下,而在这样的高山,在这样的深山深处,夜里没有帐篷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