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还说,呼啸山庄的少庄主不准备去沙城,皇上醒来后也带着如沁夫人和身边的武将连夜离开了剑仁山庄,也不准备去沙城。
苏晚娘想想也觉得不奇怪,皇上也许是知道沙城一路等着大家的是什么所以自然不去,至于呼啸山庄,年纪轻轻的少庄主只想出来历练,但是明知道沙城是个陷阱他必定不会往里头跳,只要心里没有争夺武林盟主位置的人,都不会去沙城。
按着苏晚娘的嘱咐孔致书一开始说的都是他那边所发生的事情,直到正事说完了,孔致书才像老妈子一样问苏晚娘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趁着他不在有减肥等等的。
这是苏晚娘长这么大,第一次收到家书这个东西,心里的千思万绪,都隐藏在字里行间。
想念,未说,却能在嘱咐中感受到。
这种淡淡的忧愁和想见人却不在身边的感受,并不太好。
苏晚娘甚至有种不敢问孔致书那边天气好不好,她就怕,孔致书回信告诉她他那里风沙大,等她让人带一件披风过去给他的时候,他却到了一个酷热难耐的地方。
这就是一种距离感,让人踩踏不过去。
苏晚娘的回信很短,并未说太多矫情的话,只是不停的嘱咐孔致书一定要一路小心再小心,要他一定平安的回来。
孔致书很守约,两日一封信,一直不曾断过,只是,随着两人一个往回走,一个继续朝北走,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远到快马加鞭都无法在一天之内将信送达,所以,后来便用了信鸽,而信鸽是承载不了孔致书那长卷的亲笔,所以,后来孔致书便一概让人代笔,所有的话都写在了只有巴掌大的纸张上。
苏晚娘这一路往回走倒是没有像来的时候遇到那么多的江湖人,她心想,这一回往舒城赶去凑热闹的江湖人肯定郁闷死了,热闹没看成,一行人就呆在舒城里等啊等,结果就等到各大门派往沙城去。
回行的第十天苏晚娘掰着手指数着孔致书他们应该是快到沙城了,旁晚,用了饭以后,她躺在床上开始等孔致书的回信。
如大家一开始的猜测一样,沙城一行果然是危机重重,无数的不知道来路的暗杀,陷阱就没有停歇过,那些门派带着一些功夫不到家的弟子,才几天就折损了不少人,倒是神营寨好一些,虽然有人受伤,但是有韩生这个神医在,倒是也没有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