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三叔呆了不到一个冬天,后来开春了,三叔就离开村子去县城里考试,那一年发生了些事,后来三叔就不再像以前一样带着我读书了。”大丫的声声渐渐小去,说完后便安静的看着苏晚娘不说话。
苏晚娘不用问也知道,孔致书一定是没有考上,而且这些年一连几次都没有考上,所以村里人都说孔致书不仅克亲克妻还克科考,不用猜也知道,孔老爹和孔老娘一定是说过大丫怪大丫耽误了孔致书。
可有觉得不应该,孔致书不应该就这样疏离了大丫,别说看着孔致书不是那样不讲理的人,读书万卷的人不可能还会将考不上怪到了大丫这个无辜孩子的身上。
“大丫,你说那一年发生了些事是什么事?”苏晚娘将孩子揽到自己的怀里来算是当做一种安抚,其实,别看孩子小,以为不懂事,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大人的世界有什么变化,孩子都是能知道的。
“那一年朝里有个大官,好像是大将军叛变,被当今的皇上满门抄斩,可还是有些人逃了,三叔从县城回来的路上遇上了这些人,结果被吓晕了,被人抬了回来,那一次,三叔晕了好久,热了好些天,再醒来的时候,三叔就变得不爱说话,和谁都不亲近了。”
“大丫从小记东西就特别快!娘还经常表扬我呢,有些东西,时间久了,娘都记不清楚放在那里了,都来问我呢!”一提起记性大丫就特别的开行,这是她最经常被父母表扬的地方,所以也是她觉得最骄傲的地方,虽然这一长处在别人眼里并没有什么用,祖父祖母也常说她记性好也不是好事,说她将来肯定会记仇。
“记性好是好事,回头让你三叔教你识字,你一定学的快!”苏晚娘越发的喜欢这个大丫,“大丫今年几岁了?”
“十岁。”大丫的声音突然变小,和苏晚娘说话的时候再不抬头笑着看着苏晚娘。
苏晚娘疑惑的看着大丫的情绪变化,不知道是不是那句话说了大丫不开心的事情,忙问道,“大丫怎么了?是不是三婶婶上说了让你不开心的话?三婶婶给大丫道歉。”
苏晚娘认真的回想了便,貌似并没有说到一些比较禁忌的话题啊,她只不过提了让大丫和孔致书学识字而已。
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