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迎亲

农家有点田 送君十里 3355 字 12个月前

韩度月了然地挑眉,没想到这里也有这样的规矩,接着又觉得自己实在太不称职,明明成亲的是自己,但她却什么都不懂。

玉屏郡主对身后的玉兰招了招手,便见玉兰捧着个红布盖着的托盘走上前来,玉屏郡主伸手揭开托盘上的红布,众人便见那红底的托盘上安静躺着一柄晶莹剔透的玉如意,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因着京城那边也有类似的规矩,母妃便专程叫我带了这柄如意过来,一来也是合了规矩,二来也算是个好兆头了。”玉屏郡主淡淡地解释道。

韩度月知道安王妃这是在抬举自己呢,虽然她并不觉得有这个必要,但是对于对方的好意,她也不会拒之门外当下便满含笑意地道:“如意如意,确实是个极好的兆头,如此便多谢安王妃了。”

外头宋凝已经答出了李昊的问题,正被众人簇拥着走到韩度月的房门口,满面红光地敲响了红漆木门。

里头几人顿时手忙脚乱起来,韩青梅取来早就放在一旁的红盖头,最后红着眼眶看了韩度月两眼,将那大红的盖头盖在了她的头上。

当盖头遮住视线的那一瞬间,先前忍了又忍的眼泪突然间决堤而出,无声垂落,平静而哀伤。

“外头吵吵嚷嚷的,你千万别怕,待会儿娘会扶着你出去,你只需安安稳稳地……”韩青梅一面把玉如意小心地放到韩度月的手中,一面絮絮叨叨地说着,只是声音难免哽咽。

韩度月紧握着那柄微凉的玉如意,轻轻地点头,无声地落着泪。

所有的声音在这一刻似乎都完全消失了,韩度月什么都看不见,只有眼前跨不过的红。

这一刻,似乎所有的思绪都沉淀了下来,每一种都泾渭分明地铺展开,组成所有的悲欢离合。

直到韩度月有些茫然地被人扶着站了起来,周围全是嘈杂的喧闹声,她以为是韩青梅要扶着她走出去了,可盖头晃动间,她却从底下看到一双红色的布靴,然后听到有村里人笑着嚷嚷道:“宋公子对小月可真是好得没话说,不但亲自过来接人,还要直接把人从屋里背着上花轿呢。能说到这样的人家,小月可真是好福气呐。”

韩度月这才知道,原来此刻站在她身前的人并不是韩青梅,而是宋凝。

“别怕,有我在呢,”大概是察觉到了韩度月情绪的不对劲儿,宋凝在韩度月耳边低声安抚了一句,接着才转过身,微微弯下腰,好让韩度月能趴在他的背上,“小月,快上来吧。”

韩度月的思绪倒是渐渐清醒了,只是眼泪却越流越凶了,她闷不做声地伸手搭在宋凝的肩膀上,一手紧握着那柄玉如意,一手抓着宋凝肩膀处的衣裳。

宋凝伸手扶着韩度月的双腿,微微用力,便把韩度月掂到了自己背上,然后在众人的起哄声中,踏着沉稳的步子往外走去。

在走到堂屋的时候,宋凝停下脚步把韩度月放了下来,跟在其后的众人有些摸不着头绪,不过也都跟着停了下来。

韩青梅从没化过这种妆容,不过闺女竟然这么说了,她也不会拒绝,幸好韩度月脸上的妆容大部分还是好的,只有眼角和脸上有两道明显的痕迹,这妆补起来也并不算难。

等她小心翼翼地把韩度月脸上的妆容补好了,又往她头上看了一眼,问道:“你之前不是说今日要戴着宋凝送你的那支蝴蝶簪子吗?怎么还没有戴上呢?”

韩度月伸手摸了摸自己头上厚重的头饰,有些迟疑地道:“我之前没想到今日头上竟然要戴这么多东西,而且还都是这样金光闪闪的首饰,如果再把那支簪子戴上的话,会不会显得有些不协调呀?而且我也怕这么些东西,会把那支簪子压坏了。”

“既然想戴,那便戴着,今个儿是你大喜的日子,总该听你的,哪里有那么多需要顾及的?”韩青梅倒是不以为然,很坚持让韩度月把那支蝴蝶簪子戴上。

韩度月眨了眨眼睛,笑嘻嘻地问道:“照娘的说法,那如果我现在说不想嫁人了,是不是就能不嫁人了呀?”

没想到这么一句话,就又把韩青梅的眼泪给招出来了,韩度月顿时慌了神,连忙转移话题道:“娘,你快帮我把那支簪子插上吧,我看不清楚也不知道插在哪里最合适。”

“好,娘帮你插上。”韩青梅吸了吸鼻子,笑着从一旁的盒子里取出那支蝴蝶簪子,在韩度月发间比了比,最后选了个靠右侧的位置慢慢插上。

韩度月对着镜子看了看,歪头问韩青梅:“娘,我戴着这簪子好看吗?”

“好看,我闺女长得好看,戴什么簪子都好看。”韩青梅连连点头,笑中带泪。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突然传来震天的锣鼓声,韩度月被震得心一跳,转头往窗外看去,韩青梅叹道:“该是接你的花轿来了,待会儿阿凝就该进门了。”

“那我需要做什么吗?”韩度月紧张地攥着帕子,因为窗户上贴着大红的双喜,只能尽量找合适的角度往外头看。

韩青梅拍了下韩度月的肩膀,安抚道:“你别着急,你爹和小年一个守着院门,一个站在堂屋门口,阿凝想进来也没那么容易。”

韩度月这时候才突然想起了,这里的大户人家有个规律,成亲的时候喜欢为难下新郎官,出些题,或是提什么要求,不然就不让进门。

想到李昊和小年,再想到宋凝的读书史,韩度月不禁有些担心:“宋凝好像不太喜欢读书,爹和小年不会出太难的题目吧?娘,之前爹有说过要出什么样的题目吗?”

“你这孩子,难不成你爹还能故意不让阿凝进门吗?”韩青梅嗔怪地看着韩度月,又故意道,“不过小年就说不准了,他可能真不想让你嫁出去呢。”

“娘,”这回轮到韩度月翻白眼了,她拖长了语调叫了一声,笑着道,“我就是随口问一句罢了,又不是真的担心爹和小年会为难他。”

正说着,外头的院门已经打开了,宋凝和小年一起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群看热闹的村民,毕竟这出题考验新郎官的规矩在农村是没有的,再加上宋凝的身份摆在那里呢,大家都想跟着凑凑热闹。

韩度月便站在窗边拼命地往外看,又怕弄皱了身上的衣裳,不敢靠得太近,因此显得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