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啊,别等了,你妈不会回来了,她过惯了有钱人家的日子,受不了这个苦的,女人啊,还是要长点本事,光靠男人,尤其是外面的男人,没名没份的更靠不住……”
她那时太小,根本听不懂阿婆说的是什么意思,尽管不懂,她还是记住了阿婆说的那些话。大一点之后,杜秋萍知道了妈妈是被一个有钱人“相好的”甩了后,跟一个“捣煤”的小老板“跑了”。
在她的印象里,妈妈还是很有学问的,也很爱她,在高兴的时候会陪她玩,教她唱歌,这个很是有些诗意的名字就是妈妈为她取的。每当回忆起这些的时候,她都会很快乐,快乐之后便是长久的满足。她记得妈妈的名字——郑冉。妈妈的人和名字在她的心里一样的美丽,妈妈和她解释过,冉就是那些随风摆动的杨柳的柔软枝条。
妈妈离开的那一年,她五岁,到现在,二十二年的时间过去了,妈妈的影子还会时刻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比以前更清晰了。她不恨妈妈,妈妈那样做一定是有苦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离开她的,小时候,她竟然很天真地认为,“跑了”的妈妈很快会回来接她……
妈妈走后,舅舅曾经把她接过去住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当矿工的舅舅出了事故,断了一条腿,再加上舅母并不欢迎她这个小客人,舅舅只好抹着眼泪把她送进了孤儿院。她问过舅舅母亲的事,但舅舅一听便会立即变脸,时间长了,她也就学乖了,为什么要问呢,把妈妈藏在心里不是更好吗。
虽然从小就成了孤儿,但她的成长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多的影响,相反,在孤儿院里生活的时候,总是帮着叔叔阿姨们照顾别的小朋友。院里的工作人员对这个可爱小姑娘的评价是“特别有爱心”。
再后来,学习成绩优异的杜秋萍考上了警官大学,毕业后分到了检察院工作。工作后的她没有忘记那些和她一样命苦的孩子们,只要一有时间,便会带上礼物到院里去做义工。
到检察院工作后,杜秋萍一直住宿舍,吃食堂,也就结识了食堂管理员王慧兰。没多久她又调到了反贪局,跟着周局实习。能有跟着周局实习的机会,她还是沾了王慧兰的光的。从此,她便喊王慧兰师娘。
王慧兰很疼她,这种疼爱让她再次想起了母亲。那次,她得了急性阑尾炎,师娘王慧兰一直陪床,每天变着花样地给她做好吃的滋补身体。让她最难忘的就是那碗浓浓的鸡汤,为了把汤熬到火候,忙了多天一直没有休息好的师娘王慧兰倚在灶边打起了瞌睡,被沸腾了的汤汁烫伤了半条手臂……
想到了这些,杜秋萍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滴落在了汤碗里。她突然端起了碗,大口大口地把那碗汤喝了下去,味精放多的那种咸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回味悠长的浓香……
“秋萍,这孩子,我还以为你走了呢。来,饭菜都凉了,我给你换换……”
“不了,我吃好了,我就是想在师娘这儿多待一会儿……”
“好啊,来,上我办公室来,正好别人都下班了,咱们娘儿俩个好好聊聊……”
在拉杜秋萍起身的时候,王慧兰的手突然间抖了一下,说话的声音也低了不少……
后续连载稍候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