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七十四章

藏珠 泊烟 4622 字 10个月前

可崔雨容却觉得这里不像是自家别业,心中存了几分疑虑。

继续前行,路旁的石凳上坐着个人,正悠闲地品茶,身边立着两个魁梧的侍从。崔时照快步走过去,行礼道:“不想您到得这么早。我们来的路上下雨,又有几位姑娘同行,所以来迟了。”

那人爽朗笑道:“不妨事,我也才刚到一会儿。都有谁来了?”

嘉柔看见那人起身走过来,不禁倒吸一口冷气,竟是元和帝!他生得剑眉星目,器宇轩昂,天家气势自是不同于旁人,但也没有登基以后,那般积威甚重。

毕竟眼下他只是广陵王,太子的长子,连嫡子都不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之后,他会成为九五之尊。

众人纷纷上前行礼,只有嘉柔僵在原地,脊背发凉。

面对一个前世杀了自己的人,虽是立场相对,成败而已,但也免不得勾起关于那场酷刑的所有回忆。

李淳与几人寒暄,看到站在人群之后的嘉柔,含笑道:“是我在府中呆得闷了,叫时照带你们上山来玩。怕你们有顾虑,所以没有事先说明,诸位不会嫌我唐突吧?”

众人连忙答不会,顺娘更是如坠梦里。才来长安几日,竟然轮番见到皇亲国戚,她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李淳又道:“诸位不要拘束,更不用在意身份。我打了两只羊带来,晚上做个全羊宴。我还约了一位朋友,马上就到了。”

崔时照感到意外,他还以为广陵王只约了他。

这时,几人身后响起一个声音:“抱歉,我去钓鱼,来得晚了。”

嘉柔猛然回头,只见李晔戴着箬笠,穿着蓑衣,悠然地提着一个竹篓子,晃了晃道:“今日各位有口福,我可以做道鱼鲙,这样蹭饭便心安理得了。”

木景清虽不知他是谁,但听说他会做鱼鲙,立刻就双目发光了。

李晔故意停在嘉柔身边,轻声道:“郡主,别来无恙。”

嘉柔惊得说不出话来,想走开,双脚又像灌了铅一样。隐隐觉得今日之事,是此人故意安排的。

崔时照问道:“这位是……”

李淳向众人介绍:“我的内弟,李晔。他恰好也住在骊山上,我就叫他一起过来了。他平日无事,对吃有点讲究,做鱼鲙是一绝。”

崔雨容回过神,捂着嘴说道:“莫非这位郎君就是那位李家四郎,嘉柔的未婚夫君?”

嘉柔还没说话,李晔已经点头应承:“正是。”

嘉柔看了他一眼,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众人吃惊,崔时照的手在袖中微微握紧。

顺娘只听说李晔如何体弱多病,庸碌无为,还以为是个起不来床的病秧子,没想到竟是个如此出众的郎君。

李淳招呼众人进别业,嘉柔丢下李晔,自己走到了前面。

崔雨容跟她耳语道:“我差点被你骗了。你口中的‘也就那样’,可是把我吓到了。你是想藏着掖着,不让旁人看见吗?”

嘉柔只觉心烦意乱,不知道那人想干什么。明明都已经听到了那些事,不是该想着退婚才是吗?毕竟没几个男人能容忍未婚妻有私情。

可他偏偏却跑来,以那样的身份站在众人面前,好像要证实他们的关系一样。

广陵王的这处别业比崔家的大很多,同时招待十几个人,不成问题。木景清一直在打量李晔,毕竟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传闻中的姐夫,还是挺好奇的。

李淳特意跟着李晔进到房中,李晔一边解蓑衣,一边问道:“您有事?”

李淳走到他面前,似笑非笑:“我原以为你是因为家里定下这桩婚事,不得不接受,可怎么看起来好像对人家娘子很上心的样子?若说是长相,长平也不差,你怎么就看不上呢?”

购买比例不足,此为防盗章木诚节叫木景清先回去。木景清抓住他的手臂:“阿耶,不会有危险吧?还是我陪您去。”

木诚节皱眉道:“又不是鸿门宴,天子脚下,有何危险?回家告诉你阿娘一声,别让她担心。”

“哦,那您要小心。”木景清叮嘱道。

木诚节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跟着那群人一道离开。

木景清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儿,这次到长安,说是要靠他们的才学,可好像比起这个,圣人更在意各地的赋税和进奉的多寡。他的榆木脑袋也想不出明堂来,干脆出宫回家。

崔氏听闻木诚节被舒王请去王府,想起今日兄长与她所说的话,恰似得到了验证。

自延光大长公主一案后,太子受到连累,在很多事上都放了手,专心侍奉在君侧,不敢妄议朝政,这就给了舒王独大的机会。虽然有广陵王在凝聚原先太子的势力,但到底难以与舒王抗衡。

这次召藩王和节度使进京,实际上是舒王的意思。要这些人表明态度拥立他,否则他便视同异己,找机会铲除。

她就是怕木诚节的性子,不会服软,加上当年的事,得罪舒王。

夜幕降临,城中开始实行宵禁,街上安静无声。有人来府中传信,今夜木诚节等人在王府宴饮,留宿在那里,不回来了。

崔氏回到屋中画花样,阿常举了银釭过来,周围的光线便亮堂了些,案上的香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娘子晚上没吃多少,肚子可饿了?我给您下碗汤饼吧。”

崔氏摇头,继续画道:“我没什么胃口,你早些去休息吧\。”

阿常坐在崔氏的身旁,说道:“您在担心大王的事?舒王不会将他如何的。当年的事都是天意弄人,舒王不会为难他。”

崔氏冷冷说道:“天意弄人?你明明清楚,家中本来是要为我和舒王议婚。崔清思听说大王入长安,圣人为寻宗室之女下嫁而发愁,生怕选到她,就在上巳节故意约我去丽水边,又叫人将我推入水中,恰好被大王所救。你说这是天意?怎不说是她一手造成!”

阿常安慰道:“娘子莫气。当年的事也仅仅是你我的猜测,而推您入水的是您身边的婢女,没有证据啊。”

“不是她还有谁?在我远嫁之后,还在家书中故意捏造我和舒王莫须有的往事,被大王看见,叫我百口莫辩。”崔氏深吸了口气,“罢了,不提这些。亏她今日还有脸来见我和昭昭,也不知又打什么歪主意。”

阿常怕崔氏难以释怀,宽慰道:“舒王妃如今地位尊崇,要什么有什么,怎么会打算计娘子?我倒是发现三娘子今日似乎一直在偷看崔大郎君,不知是不是存了别的心思。”

案上的烛火跳动,崔氏笔一顿,侧头看阿常:“你没看错?许是你多心了。”

阿常却坚决道:“怎会是我看错?大郎君那等品貌家世,都城里多少贵女趋之若鹜,三娘子会动心思也是正常的。”

崔氏拢了拢头发,对阿常说道:“昭昭一人去骊山也没有个伴,让顺娘和二郎陪着她一起去。明日你跟顺娘身边的春桃交代几句。”

“是。”阿常侍奉崔氏多年,自然一点就通。

第二日,嘉柔,顺娘和木景清来给崔氏请安,崔氏顺道把这件事告诉他们。嘉柔不在意,木景清这几日跟着木诚节跑宫里和官署,早就腻烦了官场,听到能去骊山玩,就跟放出笼子的鸟儿一样。

顺娘却有些意外。昨夜回府之后,她一直想把崔时照从脑海中除去,现在能同去崔家的别业,那将熄未熄的火苗又有复燃之势。

如果他有可能喜欢她,哪怕不能做妻,做妾又有何妨?

午后,木诚节才被随从搀扶回来。嘉柔看见他喝得烂醉如泥,意识不醒,没让随从扶他回住处,而是叫上木景清,扶着他进了崔氏的房中。

崔氏午憩刚起,看到被搀扶进来的木诚节,怔了怔。

嘉柔把父亲放躺在床上,气喘吁吁地说:“阿娘,阿耶醉成这样,一个人呆着怪可怜的,不如您来照顾他吧?”

崔氏知道她是故意的,低头闻了闻木诚节身上的酒气,也没拒绝。

嘉柔就拉着呆站的木景清出去了。

崔氏自己去打了水,坐在床边给木诚节擦脸。木诚节忽然抓住她的手,迷迷糊糊叫道:“阿念……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