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她说,二老爷萧忱秉性风流,却只得了一个嫡子,并不是他不能生,而是他后院里那群莺莺燕燕怀的男胎,全都被二夫人韩氏处理掉了。
二夫人韩氏做得明目张胆,毫不遮掩,不管是做夫君的萧忱,还是身为韩氏婆母的老夫人,都不敢出声阻止。
韩氏如此蛮横霸道,倒不全是仗着韩国公府的势,她一个旁支出身的韩家女,在韩国公府面前,也没那么大的脸面。
据那侍女说,韩氏的手里,攥着萧忱和老夫人的致命把柄,她在韩氏身边服侍时,并不怎么得韩氏信任,只在偶然时,听到韩氏和老夫人吵架,提到了“长公主”三个字。
萧国公府的老夫人虽然是继室,却也生下了萧忱和萧恪两个儿子,掌管国公府中馈多年,性情一向强势,从来都不是个能忍气吞声的人,能让她噤若寒蝉的,肯定是要命的大事。
若说老夫人可能谋害了章宁长公主,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一日间得了这么两个天大的消息,萧蕴的心情既沉重又复杂。
不过,她到底不是真正的孩子心性,没被这些事情冲昏了头脑,仍旧很清楚,至今为止,她拿到手的,只有两个人的证词,并无其他佐证,就这么盖棺定论太草率。
不过,安北的萧湛应该知道事情的真相吧?
可惜这个哥哥大概是舍不得他她操心,什么都不愿意对她说,现在,他又在安北带兵,便是写信过去,短时间内也收不到回复。
萧蕴很想亲自去见萧湛一面,向他问个清楚明白。
因心里藏着事,萧蕴回到雍王府后,又开始闭门谢客了,她现在没心情理会那些冲着秦暄而来的贵妇贵女,只想清清静静地冷静一段日子。
流光无声,安北仍旧烽烟弥漫。
一如萧蕴希望的那样,安北的战事推进得非常顺利。北蛮汗王草草聚集起来的兵马,根本不是安北精兵的对手。
四月中旬,安北的捷报便送到了御前。安北都护府只动用了五万兵马,就大败了北蛮的十五万联军,这取胜的速度,比打了将近一年的安南快多了。
但随后,安北都护卫凛上表朝廷,说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无法带兵,请求辞去大都护一职,并举荐自己的独子卫钊接掌都护府。
明面上,卫钊在此次大战中的功劳极大,他表现出来的能力,完全能掌控得了安北。秦帝爽快地允了卫钊,让只有二十多岁的萧湛,成为大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镇边大都护。
但安北的战事并未到此为止。
秦帝以被汗王所骗为奇耻大辱,不愿意止步于御敌于外,打算主动出击,杀进蛮族的地盘。
新一任安北大都护奉命出征,到了五月末就拿下了前朝末年天下大乱时,被蛮族趁机战局的七座城池。秦帝还想继续命萧湛挥师北上,最后被满朝的大臣们劝住了。
大秦位置偏南,六月份已经是盛夏。
今年的夏天,大秦称得上多灾多难。北方暴雨,北方几个富庶的郡县居然发了洪水,南方则罕见的大旱,赤地千里。朝廷得忙着四处赈灾,无暇把多余的精力花在战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