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根也心疼啊:“听你妈的,没错,少带两本又没关系。”
反正女儿现在念的书,他已经完全看不懂了,一堆字长得跟蝌蚪似的。
但沈国根也以此为傲啊。
现在工地上谁不知道,他沈国根有一个特别会念书的女儿,都上了两回电视。
一次做好事,一次是得大奖了。
因为这个关系,沈国根小小升职了。
本来他还觉得,在工地干活,太累,工资还少,以后女儿长大考大学,他担心自己的工资供不起一个大学生。
但是最近,原本的小包工头因为家里有事离开了,老板就建议他把活接下来,接着干。
要是本钱不够的话,老板可以先借他一点。
老板说了,难得家里有孩子这么争气,会念书,怎么也不能在钱上差了孩子,让孩子失去念书的机会。
“我们在临江镇又没房子,枣儿去那边读书,每天还得坐三个小时的车子。来回就得六个小时,这是念书啊还是坐车玩儿?”
不成,绝对不成。
不过,隔壁镇学校的老师跑来这儿是什么情况?
“就是。”另一个老师挤了上来,“这样的情况太不利学生的学习了,沈早早的家长,你们好,我是晨光中学的老师。比起江镇中学来,虽然不是特别近,但也不是很远啊。你们放心,只要沈早早愿意来我们学校,我们学校里的资源一定会紧着沈早早来的。”
“其实远没什么,就连房子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想办法解释一下的。”
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跟江镇中学和晨光中学一样,离沈早早家距离不是特别远。
且八十年代末的房子,还真不怎么值钱,不管是租还是造,都不成问题。
相比起租来,自然是造花的钱多一点。
不过吧,跟沈早早可以为学校带来的利益比起来,这些小小的付出完全是可以被接受的。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舍小,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