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背了十首,连《春晓》《静夜思》都没放过。
不是她不想停,是朗清的剑一直握在手里,好像悬在她脖子上,随时会落下一样。
她不敢停啊!
何九歌稍稍喘了口气,见朗清仍盯着她,咬着牙又背了首《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李白背完,背苏轼。《蜀道难》背完,《长恨歌》接上。
何九歌一直盯着朗清的剑,一口气背了那么多,口干舌燥,累得有些喘息。
可她不知道,朗清不是逼迫她不停,而是太过惊讶忘记把剑收起来。不只是他,在场的人,谁能不惊讶呢?
文丞司徒走低声问杨青:“青儿,已过半个时辰,要不喊停吧。”
杨青听得入神,立刻回头乞求:“岳父大人,再听一会儿行吗?”
鬼使神差,文丞沉默地坐好,不再言语。
乔玉更是听得脸都绿了,原本选吟诗,就是听说何九歌擅长弹琴,再加上她从不读书,不学无术。哪成想!她狠狠瞪了何晓蝶一眼。何晓蝶被吓得腿软,差点当场哭出来。
然而,何九歌更想哭。她把会的背得差不多,可朗清依然一动不动地看她。这可怎么办?
灵机一动,她笑着开口:“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手随着歌词变换动作,一会儿是耳朵,一会儿指鼻子。
就在大家被她的文学造诣折服,恨不得膜拜时,她画风突变,唱起了怪异好听的歌谣。
这些歌谣朗朗上口,不一会儿就有人跟着唱跟着舞动。甚至有人自发弹琴吹笛,场上的气氛立刻燃爆。
大凉国本就不如延国礼数繁多,此刻更是有不少人跳上擂台,跟着她跳起来。何九歌本就性格活泼,一扫之前的疲累,反而同身边人互动着。
忽然,轰的一声巨响,惊得众人全都噤声。
这擂台本就在一个很大的广场中间,广场外围竖着九面一人多高的大鼓。其中一面鼓不知怎么忽然炸裂。
所有人面面相觑,按理说,这可不是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