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朗清又说:“第二,走陆路,若是遇到危险,有山、林作为屏障,逃跑的路线多,生还几率更大。可若走水路——虽说大船平稳,一旦遇袭,船进了水,沉了,该如何?”
乔玉脸色一变,强辩:“这是万一,怎么那么巧就会发生袭击呢?我们大凉国与伽罗古城往来多年,也没听说有多少人葬身明江之中。”
可人啊,就是怕这个“万一”。谁愿意用命去赌呢?
尤其顾遥之前刚好遭遇过诡异的袭击,何九歌又被莫名其妙地劫走,使团好像是事故体质。
果然,黄大蛮立刻说:“还是走陆路吧。”
顾遥不反对,立刻谢过乔玉好意。乔玉倒也不强求,只是有些失望罢了。
大家重新整队,准备出发。
出了伽罗古城一路往西南走,过了唐关,就算出了延国。再往南五十里,就是大凉国。
同一片天底下,春风恣意,风光也并未因国别而有太多差异。
可风光再好,也引不起何九歌兴趣。她自有烦心事。
她因为之前的事,的确有些怕船,非要坐船也不是不行。可她还是很感谢朗清,毕竟脚踏实地才有安全感。
临上马车,乔玉忽然走过来,害羞地问:“九歌,我能跟你坐一起吗?”
何九歌当然愿意啊,这不是推剧情的好机会吗。若是没记错,乔玉与朗清闹别扭,但其实心里都还有感情。书中也有出使这段描写,当时朗清并没有跟随使团,乔玉也没有去伽罗古城远迎。三方人马是在越城相遇的。
越城的小城主大婚,顾遥借酒意轻薄乔玉,朗清阻止,两人发生口角。有人提议,在大凉国,想要什么就要靠实力。顾遥是王爷,尊严不容践踏,立刻向朗清下了战书。两人旗鼓相当,都挂了彩。可朗清看着乔玉,才险胜。自此,两人的关系缓和。
马车摇摇晃晃,何九歌想着这段剧情如果走好,接下来就省心了。她把窗帘挂好,不让它垂下来。
这样一来,车窗就像相框,正好框住外面骑马的朗清。
正巧,朗清朝车里望来。何九歌会心一笑,现在这场面,在朗清和乔玉眼里,绝对是彼此眼中的绝美画作。
她在心里狠狠夸自己,丝毫没看到乔玉眼中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