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来人,把他赶出去

之后,雅会正式开始。一位白衣公子上去吹了一段欢快的笛子。

就在他将完未完之时,人群中忽然展开一块丈余的白布,上书:读书平等,举人唯贤。

整个广场立刻鸦群无声,静静地看着那个从人群中走到高台上的人——江恩。

“延学监伴读江恩叩见皇上。”

福公公立刻喊:“来人,将这个扰乱雅会的贼人赶出去。”

顾晚风抬手制止,对江恩颔首:“平身。江恩,你有何事?”

江恩不起身,言辞恳切:“禀上,恩自三岁识字,五岁背经识典,至今已有二十年。三年前,通过乡试、城试,来到永安城得见天颜,所幸得陛下隆恩,得了个殿试魁首。恩毕生心愿便是能将所学报效延国,却在延学监做了伴读。为国尽忠,本无大小之分。可寒门子弟无论是读书求学之路,还是入朝为官之路,都异常窘困。今日,恩本无意扰陛下雅兴,只求陛下能给寒门一条生路,也给延国爱国爱学之人一条生路。”

一番话,惊得在座官员坐立不安。

如今的延学监,是延国最高学府,在这里有最好的夫子,有最好的藏书。可以说,天下学子没有不想进入延学监的。

可学子读书为什么呢?

还不是为了求个功名,说得好听是为国尽忠。说得朴素一点,便是为自己谋出路。

现实却是,一年一次的乡试,两年一次的城试,三年一次的殿试,徇私舞弊的不在少数。寒门子弟想出人头地太难了。

而生在官宦之家的好处,太让人嫉妒了。哪怕是何昶何不归他们,的确有才华不假,却也免去了好几年的浮沉挣扎。

在场的普通百姓不在少数,他们读书少,听不太懂江恩的意思。

可哪个当官的不明白呢?江恩这是要来分他们的利益啊。

立刻有人高声喊出:“选贤举措是老祖宗留下来,岂能随意改动?如此大逆不道之徒,就该抓起来法办!”

此话一出,马上有人响应。“法办”的话如潮水一般,朝江恩涌过去。

江恩早知此事不易成,他不在乎下面的人怎么说怎么骂,来之前甚至做好了死的准备。他只盯着顾晚风,那位的态度才至关重要。

顾晚风一直冷眼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