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崩溃的固始汗(第一更)

关于这一点,北京军事学院的理论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

有人说战争已经进入前火器时代,全军开始大规模装备火器,重步兵岂不是显得多余?

一个步人甲士兵负重高达60斤,对士兵的个人要求是极高的。

这大大的限制了军队人数的扩张。

所以,有一些人建议是取消掉重步兵,开始全部火器化。

例如洪承畴就根据他的战争经验,专门写过一篇论述。

这篇论述就直指重步兵的各项缺点,说明了火枪和炮兵营才是未来。

当然,这完全是他个人立场的问题。

有人说西北,尤其是河套地区,地广人稀,重步兵当然无法长途跋涉,缺点暴露无遗。

但辽东一带,城寨、城池密布,与西北完全不同。

例如袁崇焕也写过一些关于辽东军的建制问题,表示重步兵必须保留。

因为一旦敌人破城,火枪手的线列阵是无法在城内排开的。

若是火枪手被切割、分散,则威力大减,而重步兵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这一次,豫望城之战,无疑充分证明了袁崇焕的论点。

明军的重步兵旅全身浴血,就好像是几大盆鲜血,从脑袋上淋下来了一样,全身的甲胄都成了红色。

有人手里的斧头都砍出了缺口。

那如同劈柴一样的声音,在四周响起。

那是斧头砍进人骨头里的声音。

一颗颗头颅在地上打转,不少战马也被砍死在那里。

人这一辈子有许多绝望的时候,例如所有的财富一夜之间全部亏损了。

再例如,以为往前一步是大获全胜,但踏出那一步,发现万劫不复。

此时的固始汗就是这么个心理。

固始汗带着主力大军刚刚入城,发现拉克申的军队已经朝这边溃败而来。

看着前面的混乱、恐慌,固始汗脑子一嗡。

这下好了,大家都挤在了北城。

不用明军动手,已经出现大规模混乱。

很快,瓦剌人就上演了相互冲撞,人挤人的现象。

有的人甚至被挤坠马,然后被自己人踩死。

“都不准退!往前!”固始汗大声吼道,脸涨得发青。

但恐慌在快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