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 13 章

我在古代来抄书 咏昶 1622 字 9个月前

徐晓决定从最简单的《三字经》开始教。因为时间有限,便每天布置十个大字让他们记下来,课后再回家温习。第二天还要检查,没记下来的,就要打手板。在这儿可不兴什么人文教育,不能打孩子,骂孩子。这儿奉行的是严师出高徒,你不严厉一点,还说你没用心教导。而且这里的孩子到处野惯了,根本就坐不住。一时没看住,就跑地没影了,也只能打几棍子让他长点教训。

因为徐晓正式的仪式和拜师礼,周娘子第二天就揣着十几个鸡蛋和半篮子青枣过来了。还直言让徐晓要求更严厉一点。赵兰兰也偷偷带来了一些自己私藏起来的野果子。

周娘子和徐晓商量后,第二天村子就传遍了周小胖拜徐晓为师,并正式更名为周思哲的事。有一些人在默默观望,更多的人却是在等着看笑话。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就开堂教学,简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杏娘一如既往地信任徐晓,还将装柴火的茅房收拾了出来,当学堂,供他们学习。

徐晓并没有和那些人争辩,只准备默默地用行动打脸。

教学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徐晓虽然要求严格,但并不像族学的那些夫子,每天只会让那些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也不讲解,让他们自行参悟。徐晓每教一句,就将其中的含义也讲出来。

此时,周思哲的跳脱就让整个课堂鸡飞狗跳。

比方说,教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时,周思哲就大胆地提出质疑:“既然要择邻处,才能有出息。那我是不是也要让我娘搬个家,就搬到夫子你家旁边,也好受到夫子的熏陶。还有,这不读书就要将布剪了,该有多心痛啊。这孟子就是因为心疼钱粮,才读书的吧。”

徐晓也只好细细地解释:“环境只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必须的。古有言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要自己读书的信念坚定,在哪里住都是一样的。孟母剪布只是为了告诉儿子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我们学的是其中的道理。你管他心痛不心痛银钱。”徐晓分外无奈,这要是还没有读出来书来,就吵着要搬家,算起来还是自己这个夫子教唆的,周娘子还不得将周思哲拉回家了。

还有读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周思哲又问道:“二十七岁才开始读书,一读就是四五年。还要不要养家糊口啦?他妻儿吃饭该怎么办?”

徐晓其实也不赞同,一大家子供一个人读书识字,而且这个人还没有读书的天分。将一大家子拖累的不说,还得不到回报。当然那些真的有天分的要另当别论。徐晓憋了好久才说:“这也要看家庭情况的。有那个经济条件的人,才能娶妻生子后再开始读书。”

赵兰兰和周思哲就是两个极端。徐晓教什么,她就学什么。每次徐晓布置的任务她都完成地又快又好,还能找时间教赵小花几个字。徐晓有时都会为这两个学生感到头疼,两个人的性格要是能中和一下就好了。

徐晓每日教学的时间不多,除了锻炼,剩下的时间就自己绑着沙袋,练习大字。因为一段时间的练习,她的字已经初具雏形,有了以往钢笔字的风骨。虽然不是铁画银钩,但也比大多数人好上许多。绑着沙袋的好处也慢慢展现了出来,以往描十几个大字,就手腕酸痛,现在写上一页纸都不会感到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