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10.22

百姓们全都屏住呼吸,睁大眼睛关注这一龙虎之争。

庞昱居高临下的看了包拯好一会儿,才身体坐正,冷冷的说道:“包大人既然今日到陈州,怎么事先也不派人通知一声,也好让淮阳府的知府迎接你,本侯也能摆个宴席欢迎包大人。”

“侯爷客气。”包拯抬起头看向安乐侯,目光锐利,即使身处低位,气势也丝毫不减半分,“路上遇到了刺客。也不知道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光天化日之下行刺朝廷命官!”

庞昱“哈哈”笑了两声,道:“听说包大人手中沾了诸多人的献血,有人要杀你,本侯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包拯双目一凛,提声道:“本府一向公正无私,所杀之人皆是该杀之人,天子面前犹然无愧!无论他地位多高,权势多大,只要违法,本府纵使丢了官帽、拼了包拯这颗项上人头不要,也要将他绳之于法!”

此言一出,在场的的人都被惊住了。

安乐侯眼里的温度瞬间下降,定定盯着包拯,半晌才说道:“好!好!好!包大人真是个好官,不过……”他话锋一转,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微笑,“这种人一般都是短命鬼!”

包拯拱手淡淡道:“请侯爷放心,本府一定活的比作恶多端的人长!”

“简直是一触即发!马上就要打起来了吗?”

白玉堂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你能不能往好方向想。庞昱的军队人数明显要比包拯身边的人多。展昭他们再厉害,也是双拳难敌四手。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

乐平公主此时正与白玉堂坐在房顶上,观看下面的形势。

为了以防庞昱铤而走险,真的在街市上公然暗杀包拯,乐平公主与陷空岛五鼠就在房梁上观察有没有人对包拯放暗箭。

乐平公主很庆幸自己没有同水盼他们混在钦差队伍中间,要不她岂不是要对庞昱行礼了?

哼!庞昱他敢受她的礼吗?

包拯与庞昱还在用眼神激烈的厮杀,让周围的百姓看的心惊肉跳,两边的人马更是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只待一声令下,就向对方冲过去。

最后庞昱冷笑了一声,“包大人,后会有期!”

待庞昱的人马尽数离开之后,众人高悬着的心才放回了原处。

包拯一路安然无恙的到了淮宁府知府衙门。

“淮宁府知府蒋明参见大人。”淮宁府知府蒋明赶忙出来迎接。

“蒋大人免礼。”

蒋明将包拯引入正厅内,道:“大人请上坐。请问大人,大人驾临陈州有何指示?”

“本府乃是奉旨查赈而来。奉旨前来放赈的户部侍郎李大人何在?”

蒋明沉默半晌,垂眼说道:“李大人已经失踪多时!”

包拯“啪”的一声狠拍桌子,喝道:“既然失踪多时,为什么不上报朝廷!?”

蒋明忙道:“回大人,下官也想上奏朝廷。可是安乐侯权势滔天,耳目重多。下官人微言轻,唯恐不能上达天听,若画虎不成,反招其祸,这才……”

“荒唐!”包拯怒道,“李大人乃是朝廷钦差,奉圣上之命前来赈灾。圣上忧心陈州饥荒,多日来一直等待李大人带回陈州的消息,谁知李大人音讯全无,圣上更是焦心不已!身为臣子不能为圣上分忧反而增其烦恼,蒋大人,你究竟是终于皇上还是忠于安乐侯!?”

一顶不忠于皇帝的大帽子扣下来,蒋明膝盖一软跪倒在地,叩头喊道:“包大人,下官对圣上绝无二心!只是、只是安乐侯毕竟是当朝国舅,下官实在不敢忤逆他。李大人就是前车之鉴啊!”

“哦?”包大人双眼一眯,沉声道,“将李大人的事情详细说与本府听。”

“是!李大人刚入陈州就被安乐侯请进了侯府。下官当时也在场,安乐侯说李大人一路舟车劳顿,需要好生休养,这放粮赈灾的事情交给他来做就行了。当朝国舅的命令,李大人自然不敢不听。而且他初入陈州,不知道安乐侯……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蒋明话说的比较婉转,即使在背后,他也不敢说庞昱的坏话。

“安乐侯又是如何放赈?”

除了乐平公主他们知道的以外,庞昱还狠狠的宰了陈州的乡绅一笔,强迫他们每家捐献一百担粮食,若是不交,就以土豪劣绅鱼肉百姓的罪名论处,充公家产。

蒋明叹了一口气,“李大人很是震惊安乐侯的行为,但鉴于侯爷的身份,他也只能将一汪苦水咽回肚子里面。李大人后来多次想要将放赈的权利拿回来,结果不仅没有拿回来,还激怒了侯爷。之后李大人写了一封信后交给下官,然后就失踪了。”

“那封信是你……?”包拯惊讶的看着他。

“下官作为陈州的父母官,也想要当个好官,也想要为百姓做主。只是安乐侯权势甚大,下官最终选择了不闻不问,任由其横行。”

“不仅如此,你最终还是选择了与其狼狈为奸,陷人入罪,造成田起元的冤案,是与不是?”

“侯府管家到县衙来传达侯爷的命令,下官也是无可奈何,逼不得已。若是下官不这样做,只怕早与李大人一样,不知所踪了。”

“即便如此,你身为陈州父母官,却畏惧权势欺压百姓,你可知罪?”

“下官知罪!”

“本府就先摘去你的乌纱帽,将你停职,待本案查明之后再行发落,你可心服?”

“犯官心服。”

“安乐侯所做违法之事,你可愿上堂作证?”

“犯官愿意!”蒋明拱手道,“若是大人能将安乐侯伏法,犯官先在这里替陈州的百姓感谢您。”

包拯想了想,问道:“蒋大人,软红堂在何处?”

“在西南城郊。”

“好,稍作休息后,打道软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