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摄影师上线

匠擎 邪灵一把刀 1139 字 2024-04-23

魏老师道:“那个我知道,但那是根据巴山地区遗存的宗教祭祀、咒语文字,做的一个设想,有一定的根据,但是我们做考古的,要大胆假设,严谨论证。能找出确切的历史文物资料,就不要用一个设想根据,去做总结。”

“行,明白了。”接下来的后半夜,我们俩在深秋的山里,挥汗如雨,但这活儿看似单调,实则大有文章,每一铲子下去,带上来什么土,什么石头,什么灰层,其间隐含的地质信息,历史信息,遗迹信息,在懂行的人眼里,可以说上一天一夜。

魏老师一边带着我干活,一边儿传道受业,看似简单重复的一件事儿,其中信息浩瀚,趣味万千,时不时魏老还抖两个小故事,一晚上下来,身体累的不行了,精神却不见疲乏。

天快蒙蒙亮时,我们的探测工作收尾,几个队的人集合,正式会面,重新分配工作。

我这次更多是来学习参与的,因此白天的正式挖掘工作,暂时没打算让我上手,所以我和当时来接我的川子分到一组,负责处理挖掘出土后的文物整理、存照、记录。

天一亮就正式开挖,我其实挺想去长长见识的,奈何折腾一夜,还全是体力活,实在受不了,搁江边洗了洗脸和脚,便进帐篷睡了。

这一觉也就睡了三个小时左右,我被川子火急火燎叫醒了,帐篷外面传来工程人员的声音,工程人员多是本地人,讲四川话,特别有味道,和金陵那边的方言是不同的感觉,一个吴侬软语,一个抑扬顿挫,工程师高喊的时候,拖着调子,尾音在峡谷间回荡,远处隐隐传来了如同猿啼的声音。

我一边迷迷糊糊,手忙脚乱穿戴衣裤,脑子里闪过李白晚年回蜀地写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帐篷,川子迅速给我一个照相机,我把相机挂脖子上,看见远处已经开始有人小心翼翼往棚里运东西。

我不敢耽误,抹了把脸,便跟川子进棚开始工作。

“巴陵出土灰陶,一号,高32.8厘米,上口宽18厘米,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