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道格

匠擎 邪灵一把刀 2457 字 2024-04-23

他已经在窑村居住了四天,这里的人对洋人,又害怕又好奇,但都保持着友好的热情。道格自认为自己的官话说的不错,可跟这里的人沟通起来,还是有很大的障碍。

道格居住的这户人家姓刘,刘先生一家的男丁都是窑工,白日里不是在种地就是在窑厂,道格跟着家主刘先生在村里的窑厂跟了好几天,学着和泥、做模、画了两张画。

这里的人很热情,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对于道格来说很新奇,因此,道格决定要在此地多待一段时间。他唯一不太习惯的,是这里的人娱乐活动太少,睡的也太早。

天一黑,整个村子都暗了,村民觉得点灯太费油,一到太阳落山,村里黑的伸手不见五指,连一盏煤油灯都没有。

家主刘先生,曾经很郑重的提醒道格,窑村的规矩,晚上入夜后,是不能外出走动的,而为什么不能外出走动的原因,刘先生却讳莫如深。

道格保持着入乡随俗的想法,四天里,每晚入夜,就跟着睡觉,早晨在鸡犬声中醒来,推开窗户,就能看见窑村笼罩在一层薄雾间,山风带来阵阵植物、庄稼的清香。

然而,第五天夜晚的这场大雨,让道格不得不打着伞,端着一盏煤油灯冒雨出门,因为黎明时分,他将自己的一整套画具洗了一遍,晾在院子外架起的石台上。

画刷不宜用强烈的阳光晒干,一晚的夜风慢慢吹干它,最好不过。

道格打着伞,举着油灯出门,他手里的光,成为了这个四面环山的村寨里,唯一的一抹光亮。

这抹光,在雨水气和夜风中,飘摇不定,闪烁跳跃,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也就在这跳跃不定的光线中,道格突然发现,临近的一栋屋舍,二楼的窗口处,赫然矗立着一个直挺挺的黑色人影!

他猛然瞧见,吓了一跳,暗想:这里的夜晚又没有灯,谁会在黑暗中,傻愣愣的站在窗户口呢?

好奇心和探索欲极度旺盛的他,调转脚步,打着伞走到了楼下,举高煤油灯,去看二楼的情景,打算和对方,来一场友好交流。

然而,他举灯这一看,却看到了一张青紫惨白的人脸,贴在窗口,正直勾勾的盯着他。

“楚玉没事儿吧?”我终究没憋住,忍不住问了一声。

“怎么?你关心她?”

我道:“队伍里唯一的姑娘,我关心她,是响应‘爱护妇女同胞’的口号。我说你够能耐的,这么危险一地儿,你居然让一个姑娘进来?”

赵羡云道:“别瞎喊口号,正是因为她有能耐,我才让她来,你以为这队伍里的人,都跟你似的?”

我道:“你总是能给自己找理由,说起来,你到底是怎么从生死湖,跑到这儿来的?”

赵羡云道:“你废话太多了。”

我一噎,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这人平时其实话很少,做匠人的,功夫不是花在嘴上的,要多花在脑子上和手上。赵羡云这么一说,我才发现,自己对着他,话还真是变多了,一分钟不怼他,我还真觉得不自在。

说话间,我突然听到一阵咕噜咕噜的响声,非常清晰的从后面的赵羡云身上传了过来,我不禁侧头一看,发现他正一手摸着肚子,一脸不爽的神情。

我有些奇怪了,道:“我自打早上吃了那顿早饭,到现在是水米未进,听你这声儿,怎么好像比我还饿,你的物资呢?”

“丢了。”估计是这个话题,激起了赵羡云的吐槽欲,他一边提醒我注意警戒,一边却说起了后来的经过。

我将他这一番经历听下来,顿时觉得自己之前跑路的决定,简直不要太正确,否则真跟着他们下水后,这条命,恐怕就要交待在那湖水中了。

当时,我和老虎在生死湖里,许久不上岸,赵羡云等人,便以为我们俩在水中遇险了。

按理说发生这种情况,正常人都不会选择再下水,可赵羡云是正常人吗?这就是个为了利益,可以豁出命去的赌徒。

接下来,他组织全员下水,去探寻那个水底村寨,最后寻找到了那颗‘鸵鸟蛋’一样的地下大殿。他游入那个洞口,只稍微转了一下,便结合外国人给的资料,断定这个地下大殿,便是他要找的入口,闻香通冥壶,十有八九就在下面。

我听到这儿的时候觉得有些奇怪,问他:“外国人给的资料,究竟包含了哪些部分?”原以为姓赵的不会作答,谁知这时他却没有忌讳,道:“事到如今告诉你也无妨。”说着,他讲起了那位神秘的国外雇主。

那是个意大利人,这人的家族,是一个富有野心的家族,从爷爷辈开始,就一直做跨国买卖,要知道,百年前那个动荡的时代,做这类买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